首頁>心理>

在之前的熱播劇《小歡喜》裡,黃磊飾演的方圓本是一家公司的法務,在公司是元老級的人物。

後來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被併購,而原以為即將要被升職的自己卻被通知裁員。

失去工作的他不敢告訴家人,每天都假裝出去上班,一方面又滿世界的找工作,可是卻一無所獲。

儘管曾經對公司做出巨大貢獻的他,公司也是說裁就裁。

電視劇終究還是粉飾太平了,儘管被裁員,方圓還是擁有20萬的遣散費,而他們家每個月好幾萬的生活費相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劇中方一凡想要藝考,方圓給他找老師,報的是1200一個小時的興趣班,我們普通人所能接觸到的階層有幾人能有這種實力。

人到中年,作為家裡的頂樑柱,所有人都需要自己的支撐,房貸車貸生活費孩子學費老人醫藥費,每一筆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彷彿活著不是為了自己活著,而是為了與自己相關的人活著。

一、做好規劃,擁抱每一個機會

哈佛大學有一項持續了25年的研究發現,有清晰規劃的大學生比沒有規劃的學生在25年後擁有更好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

越早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清晰的規劃,越有利於自己的人生路。

北大學子李雪琴有一個塑料袋理論。

她說他們東北家庭特別喜歡攢塑料袋。

買個外賣都會把乾淨的袋子攢下來,買個菜就又收穫了一個袋子。

她也並不知這個袋子當下能用來幹什麼,就是喜歡把袋子攢下來,積攢久了,有什麼東西需要裝,就會神奇的發現總是能找到合適的袋子。

為什麼要講這個理論呢?

如果我們一生都得過且過,拿著微薄的工資,不為未來考慮,不為未來攢塑料袋,等到有一天你有東西需要裝的時候,突然之間去哪裡找合適的袋子呢。

而這個世界瞬息萬變,已經不再是父母那一輩幹一份工作就是一輩子的時候了。

沒有相應的準備,風口來了你也不知道怎麼飛。

最近爆火的新東方主播董宇輝,小時候的他自卑、敏感。

別的小夥伴結伴去玩耍的時候,他一個人默默回家讀書,一本《平凡的世界》,他從初三看到大學畢業。

正是書籍給予了他力量和智慧,擁有了多年的積澱之後的爆火。

看起來只是運氣到了,但是如果沒有豐厚的底蘊,時機也不會來敲門的。

豐富的內涵讓他說出了:我沒有帶你看過長白山皚皚的雪,沒帶你感受過十月田間吹過的微風,沒帶你去看過沉甸甸的彎下腰,猶如智者一般的穀穗,沒帶你去見證過這一切,但是親愛的,我可以讓你品嚐這樣的大米。浪漫不止星空花海,還有人間煙火。

你能想象,這是他賣米時說的話嗎?

三尺講臺之上他可以教書育人,三尺講臺之下天文地理他也能娓娓道來,他賣菜都賣出了文化的味道。

二、沒有永遠的鐵飯碗,只有不失業的能力

前段時間,阿里、騰訊裁員被推上了熱搜,互聯網三大巨頭就有兩個如此大規模裁員,讓高收入的互聯網大廠工作岌岌可危。

一直被吐槽工資待遇不高的體制內重回大眾視野,烏泱烏泱的年輕人紛紛湧向體制內,幻想著一朝上岸一勞永逸。

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在體制內,那麼那麼多人該怎麼辦呢?

這讓我聯想到一則新聞,河北省唐山市宣佈所有城市路橋收費站停止收費。

當地政府在做工作人員工作時,表示會作出相應賠償時。

其中有一個員工說,我們來的時候都很年輕,我現在都36了,人家只要30歲以內的,我除了收費我什麼都不會。

人的本性就是趨易避難,人們更容易選擇在舒適圈裡不去奮鬥。

畢竟眼前的工作能吃飽穿暖就是他們最大的追求了。

越來越多的工作限定年齡在35歲以下,甚至是30歲以下,正值最大壓力的中年期卻面臨著最大的危機,而毫無抵禦風險的能力。

做著一個誰都能做的工作,年齡就是最大的危機,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人。

三、內觀自己,擺脫焦慮

在當今社會,焦慮實在是太常見了,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自己擁有的不夠多,我們渴望一朝變成一個豐富的人、一個富有的人。

可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都是芸芸眾生中最常見的人,擁有的也不過是普通的命運,我們無法做到一步登天。

周嶺在《認知覺醒》一書中說,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人類的安全感都源於自己在某一方面擁有的獨特優勢:或財富,或權力,或影響力。

周嶺在36歲之前過得非常的混沌,雖然對本職工作兢兢業業,但是業餘時間基本做的都是:找朋友聚會、時常把自己喝到酩酊大醉;經常熬夜,從不主動看書、運動;打發時間的方式就是看搞笑視頻、讀八卦新聞、玩手機遊戲,實在沒事做就裹起被子睡大覺。

這些都是他在書中對自己真實的評價。

在36歲時,他幡然醒悟,開始想要去改變自己:買了很多課、買了很多書,拿到書的那一刻彷彿自己就已經擁有了這些知識。

為了緩解焦慮,他開始不自覺貪多貪快,每本書都讀得很快,回過頭來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記住,這種狀況讓他異常的焦慮和煩躁。

但是後來他發現:做總比不做好。

王德順79歲時才走上T臺,褚時健74歲開始種橘子,“摩西奶奶”76歲開始學畫、80歲舉辦個人展。

他們都是鮮活的例子,只要開始,無論什麼時候都不算晚,而許多人基本都低於這個年齡。

我們不應該跟這些所謂的成功人士比,就算比也是要和以前的自己比。

我們總想做很多事,又想馬上看到效果。

要不然為什麼相比較於看書,人們更喜歡刷視頻呢。因為看書短時間內我們看不到自己的改變,而刷視頻卻能馬上獲得即時的快樂。

道理我們都懂,卻極少有人擁有耐心,而耐心是做很多事情的關鍵,在自己還沒有擁有傲人的成績之前,安靜下來,耐心修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期,登頂只是時間問題。

13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去自我中心化,在保護自己的同時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