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誤解,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一種現象。無論對事、對物還是對人。由於人腦思維的侷限性,在人生中那些不經意的時刻,總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差池。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在研究兒童心理學時,曾做過一個著名的三山實驗。他佈置了三座顏色各異,高低不同的假山。

讓被測試的孩子先分別從四個角度進行觀察,然後讓孩子在正面坐下。並在假山的對面放了一個玩具娃娃,讓孩子在四張圖片中選出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結果是,絕大多數的孩子,只能從自己的角度描述三山的順序。

雖然該實驗因實驗素材的不合適,在後世飽受爭議。但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化特質。

我們作為成年人,雖然依靠強大的邏輯運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先天缺陷。但我們每個人對待世界的認知,依然是主觀的。這也是誤解產生的根本原因。

曾有人說過,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真正理解自己從未經歷過的感受。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總是覺得孤獨的原因。

每當我們與他人發生爭執時,往往不僅是觀念的衝突,更是一種希望被理解,被認可的手段。因此,在情緒上來時,我們才會喋喋不休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奈何天不遂人願。稍稍以己度人後,我們不難發現,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都是渴望得到理解的。我們如此,對方亦然。當兩個人都急於表達自己,而忽略傾聽時,或許只能用雞同鴨講來勉強形容。

因而樹洞精一直認為,學會傾聽必然是人際關係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每當和親友產生矛盾時,雖無法做到每次都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但只要理智尚存,樹洞精都會盡量少說多聽。先去理解對方想表達什麼,再去考慮自己該如何表達。

在大多數不涉及利益的爭端中,許多時候對與錯的界定既模糊,也並不重要。即使能舌戰群儒又能如何?戰勝了這些你關心的以及關心你的人,又有什麼意義呢?

按精神分析流派的觀點,家人朋友之所以能給我們帶來愉悅、溫暖的感覺,其本質是因為在這樣的親密關係中,我們性格中的真我部分,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而真我本身是脆弱的,是易受傷的。

這世上任何關係,都是雙向的,是交互的。我們在保護自己真我的同時,一旦出現防衛過當的情況,就有可能給對方造成傷害。誤解是這種傷害的外顯化表現之一。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一個絕對完美的圓一樣。即使我們努力完善自己,也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既然我們無法在人際關係中,完全避免誤解與傷害的發生,樹洞精以為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以空杯心態面對一切矛盾。在爭端開始時,沒必要急於證明自己是對是錯。先將自己的內心清空,在接納外界信息的同時,找到真正重要的點。

佛教禪宗觀點認為,一切的靈光與智慧,皆來自安定的內心。試問,當我們內心亂作一團時,又該如何理清問題?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內向社恐的人能做什麼工作?這4種一定有一個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