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為家庭背景普通,我被“職場PUA”了。
剛畢業的我,很幸運進入了一家大公司工作,沒過多久我就發現我們組裡的人,基本個個都是“非富即貴”,好像只有我是一個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不僅做事小心翼翼,工作兢兢業業,還總是擔心哪裡會出錯。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我在組裡面的角色就是“一塊磚”,永遠都是“哪裡需要哪裡搬”。但對於初入職場的我來說,好像也是可以接受的,就一邊乖乖“擰螺絲”,一邊還想著這是新人必經的磨練。
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裡,幾乎什麼好的機會都輪不到我,我逐漸開始麻木、變得不滿,但領導告訴我,“現在之所以讓你做這麼多,就是為了鍛鍊你的能力。”之後,我常常想,我到底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員工?我的能力是不是就該幹這樣的活?
後來,由於組內人員變動,活多人少,那些“非富即貴”的家人們跟領導的關係也開始變得微妙了,果然,沒出意外,領導就把組內的工作幾乎80%都交給了我一個人做。當時我都快崩潰了,感覺壓力巨大。同時,領導又單獨找我談話,話裡話外就多次強調我的家庭背景普通,不比組裡其他人,目前比較需要這份工作,再加上疫情大環境下就業形勢也不好,而我的能力又一般......於是,我的壓力全部轉化為了焦慮不安。
除此之外,領導還有意暗示我以後可能會有破格晉升的好機會,並且明確告訴我將來有機會得到這個名額的大概率是我,並以此來說服我最好把目前的工作全包了,儘量“做出好成績”。
如今,我一個人在公司加班,一邊幹活一邊難受。我發現我已經完全陷入了這種情緒,感覺很自卑,因為家境普通,覺得哪哪都不如人,還得聽從領導的各種指揮。我想辭職,但又覺得自己不行,害怕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
有人說,在職場裡,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上下級關係,八九不離十就是職場PUA了。也是本能反應,我覺得我應該就是被“職場PUA”了。
PUA原本是用於異性交往的一個專用詞,後來逐漸發展成了通過洗腦、誘騙、威脅、心理暗示等一系列操作,達成對人精神控制的一種手段。而職場PUA則是指領導精準打擊員工的自信,如通過精神打擊、心理摧殘、價值否定等一系列操作,使從精神上掌控員工,讓其喪失自我,最後實現對其“唯命是從”
常見的“職場PUA”手段有很多種,包括但不限於:
1、否定、打擊對方的某些特質,從而對其進行精神打壓。最常見的就是不斷否定其工作能力,摧毀其自信,讓其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任PUA者擺佈。
比如,告訴你,“承擔的多是為了鍛鍊你的能力,讓你變得更優秀。”等,其實就是美化壓榨,讓你覺得自己真的是糟糕透了,逐漸否定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其實,對於PUA者來說,無論你做什麼,他都永遠不會給你“正反饋”。
2、不停拿你和其他人比,給你造成心理落差。比如,說你的工作能力不如其他同事,讓你不斷懷疑自己,覺得自己就該比別人承擔更多;比如,說你家庭背景普通,就該比別人多幹活,讓你發自內心的不自信,從而陷入這種自我質疑中。
3、交給你一些不合理的工作內容或超負荷的工作量,讓你誤認為他是在重視你。比如,總讓你做一些類似於“打雜”的工作,常常對你說,“加班是因為你的工作方法不對,效率太低下了。”,“之所以把這些工作交給你,是因為相信你的能力”。其實這都是表象,他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要通過精神上對你的控制,來幫他最大程度地做完工作。
4、不斷地畫餅,給你虛無縹緲的希望。“如果你再努力一點,就會好很多”,“如果你再多加一點班把這個項目做好,就有可能獲得晉升機會”。彷彿給了你很多承諾,但兌現總顯得遙遙無期,甚至是你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得到的一種奢望。
5、總是給你製造精神壓力和焦慮。“你的能力很難再找到比這更好的工作了,尤其是在疫情的大環境下”,“你家庭背景普通,目前應該比較需要這份工作”。讓你認為離開這兒就再無出路,甚至威脅你幹不了就會有被辭掉的可能,給你造成心理恐慌,從而被迫屈服於糟糕的現狀。
以上這些常見的“職場PUA”手段,對社會經驗不足的職場新人來說,非常奏效,往往使人深受其折磨,扛不住的人甚至會自殺。
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中國有64%的職場人都遭遇過職場PUA。其實,很多在職場中不舒服的感受,可能都暗藏著PUA。可怕的是,明明已經陷入了這種“職場PUA”關係之中,而你自己卻絲毫沒有意識到!
02
究竟是什麼讓我成為了這個被選中的倒黴蛋?
從心理學角度看,一段“職場PUA”關係的形成都有其背後的內在邏輯。
通常,由於經濟壓力、職場壓力、上下級關係等,我們大部分人都“心甘情願”在職場中保持沉默,下級聽命於上級也成為了一種默認的職業素養。這貌似看起來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但對於那些所謂的“討好型人格”和內心不自信的人就不是很友好了,很容易就會被“拿捏”,從而陷入“控制與被控制”的局面。
嚴格來說,心理學上並沒有“討好型人格”這一概念,但自從“討好型人格”在網絡上大流行以來,我很清楚的認識到,我就是徹頭徹尾屬於“討好型人格”這一卦的。
總是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覺得自己處於弱勢,一旦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會被孤立,擔心不被他人接納,更害怕他人的攻擊;總是喜歡主動道歉。
一旦在工作中出現問題,永遠是那個從自身找原因的人,非常害怕產生衝突,希望道歉可以快點結束衝突;總是迎合他人。內心比較膽怯,總覺得別人比自己要厲害,會把自己降得很低。還總擔心別人會不高興,卻忘記自我情緒;總是不懂得拒絕。
因為十分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評價,所以害怕拒絕,在拒絕之後會有一種莫名的愧疚感。而不拒絕就是假裝維持良好的關係,但無形中卻擔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使自己活得很累;沒有原則和底線。一味地討好他人,在這種相處模式中,反而無法贏得他人尊重。
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總是掩藏自己的情緒,壓抑自我的需求;不敢表現自己的實力,直接導致有機會都輪不到自己;永遠不輕易說“不”,從而承受更多的壓力。這也就在無形中給“職場PUA”者展示出了自己致命的弱點。
而對於每一個“職場PUA”者來說,他們也往往存在有非常明確的PUA動機。
如有權力動機的領導,想要在下屬面前樹立權威,來顯示自己的權力感,就往往會“專挑軟柿子捏”,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優越。如果你不懂得反抗,一味地逆來順受,就只會讓他變本加厲。
如有利益動機的領導,擔心你的能力比他強,取代他,會想盡辦法打擊你、否定你,讓你聽他擺佈,如果你稍有反抗,他就會採取進一步行動,讓大家孤立你,甚至逼你離開。讓你感覺如果不想辦法調換部門或者讓上級看到你的能力,就無法再繼續待下去。
如有情緒發洩動機的領導,常因為工作不順心,生活的壓力,把一些負面情緒發洩給下屬。如果你不能順著他,或者在實際中幫到他,就可能會遭到無辜的心理創傷,也常常會使人的自信得到打擊。
我承認,我家庭背景的普通帶給我很大的不自信,再加上性格上“討好型人格”的特徵,我內心對自己的認知出現了黑洞。所以,當別人放大我身上的這一弱點時,我產生了深刻的認同。我覺得我不應該那麼任性,就應該本本分分在這個崗位上牢牢抓住這個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於是,“職場PUA”便開始了。
03
拒絕“職場PUA”,從糾正自我認知缺陷開始。
“職場PUA”往往很隱匿,可能你也覺得沒什麼,但卻潛意識在內心已經形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如果在職場上,你總是遭到領導的否定和批評,首先觀察對方只是在否定你的缺點還是在否定你的全部。如果領導只是嚴格要求你,他往往同時會給你具體的意見和提升的方向,因為他的動機是基於你的成長,基於把事情做好,想讓你做出成績、達成目標。
但職場PUA本質上就是精神打壓,是通過不斷否定、製造焦慮等手段對你進行精神控制,而不是解決問題。
糾正自我認知缺陷,才能真正走出“職場PUA”的怪圈。
通常,“討好型人格”都是從小養成的,從小試著讓父母滿意,長大後希望讓別人滿意,如此才能獲取一點安全感。與此同時,別人的評價變得越來越重要,自身的價值越來越模糊不清。這其實是一種自我認知缺陷,想要得以糾正可以試著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學會接受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要明白自我價值不是由別人的評價而決定的,而在於自身的評價,上級並不是評判你能力和價值的唯一標準,他們沒有權力和資格否定你整個人生。因此,對於受到上級的批評和指責,要理性分析,千萬不要全盤否定自己,更不能逆來順受,少給自己一些壓力。
其次,要敢於說“不”,建立邊界意識。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並不意味著自私,一定要忠於自己的原則。當你對PUA者的不認同越堅定,你的自我認同越堅定,別人就越難對你實施PUA。
另外,平時還可以多關注外部環境,打開信息通路。比如拓展自己的職場交際圈,多看一些書籍或者必要時尋求一些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如果你正處於某種不舒服的職場關係中,這些都可以幫你弄清楚到底是不是“職場PUA”。
當你對自己有一個穩定的自我認知後,別人的評價就不太容易影響到你。
04
要知道你永遠也不可能討好所有人,最值得你去討好的,是你自己。
在“職場PUA”關係中,被PUA的一方往往是被利用了其最深的恐懼、最急切的擔憂、以及內心深處對被理解、被欣賞的渴望。當我們信任的、尊重的人以非常確信的方式說話,尤其是當他的話有些許道理,又或者是觸及了我們的某種渴求時,就很難不去相信他。
同時,在職場上,PUA者可能會真的確信他自己說的每一句話,並且真心認為他是在拯救你,但本質上他的動機來自於他的個人需求。與此同時,如果你把他理想化了,極其渴望得到他的認同,儘管你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這一點。
但是,如果你有哪怕只是一丁點“我僅靠自己肯定不夠好。”的想法和“需要對方的肯定,自己才能重拾自信。”的感覺,你就容易遭遇“職場PUA”。因為他會利用你的脆弱,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懷疑自己。這樣“職場PUA”就會一直繼續下去。
無論什麼時候,學會自愛才會體現自身價值,保持自信才能更受他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