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讀臺灣作家林清玄作品時,偶然間讀到唐代無際禪師的《心藥方》,覺得頗有感觸,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慈悲心一片,好肚腸一條,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藥用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於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瘥。
由於篇幅原因,我們在這裡只截取其中最核心的兩段。大家如果有興趣看原文,可以上網去查。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苦難皆來自於人心。雖然樹洞精這樣的凡夫俗子,無法領悟其真諦,但是在心理學中,也有一些類似的理論基礎。
就如心理學關於壓力、焦慮的解釋,當一個刺激源出現,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感受到壓力和焦慮。這取決於不同的人,對這個刺激源不同的解讀方式和關注程度。
樹洞精曾遇到過兩位網友,就讓樹洞精深刻理解了這條理論。這兩位朋友在校學習成績都相當不錯,家庭條件也算殷實。兩人在高考中,都因沒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選擇復讀。
在他們各自談到自己這段經歷時,一人覺得壓力好大,感覺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是以抱怨的心情來傾訴的。而另一人,只是在某次閒談時,無意中提及。當別人為他加油時,他也欣然接受。且頗有一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氣。
正如林清玄先生所說:常想一二,不思九八。人生中很多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我們將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在心理學的行為主義流派,尤為注重角度這個概念。行為主義主要觀點認為,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認知角度,取決於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同時有觀點認為,記憶是不會被遺忘的。即使我們無法提取回憶,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也必然會被深埋於潛意識中。而正是這一些零碎又龐雜的經歷,構建了我們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思考模式。
著名心理學家合理情緒療法創始人艾里斯,在其提出的合理情緒療法理論中,將一切的事件稱作a,人們的認知等於b,最後的結果是c。a到c必然會經過b,同一個a經過不同的b時,得到的c也必然是不同的。
正如金庸老先生的《俠客行》,同一種功法,每個人都能參悟出獨屬於自己的武道。
雖說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件事都如《俠客行》那樣,存在正解。但在這多元化的世界中,如果能明確自己的底線,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往往在遇到問題時,就更容易找到那個適合的角度。
正如開篇《心藥方》所表達的觀點,無論是齊家、治國、學道、修身,人生中的大事小情,各種煩心、苦惱,總是避無可避。為了讓自己活得輕鬆一點,請從現在開始,不要焦,不要躁,用平靜的心態,去尋找更積極的角度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