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今天的zzj會議,定調了下半年的政策方向。我認為還是驗證了我們之前的判斷:開發商需要果斷放棄“救市”之僥倖希望,快速的展開實質性降價,以“自救”的方式完成市場的出清

會議釋放的信號梳理如下:1)疫情防控政策沒有任何鬆動;2)宏觀政策需要刺激需求;3)房地產要“保交樓、穩民生”。

政策方向都在預期之內,尤其是房地產行業翹首以盼的大救市,可以再一次的明確:不存在。

關於房地產的表述全文:會議指出,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線……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

和4月底的會議相比,房地產的表述上有一點不同:正面要求地方政府對停D潮負責,要“保交樓”。在4月底的會議裡,提到的是“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因當時多地過度監管商品房預售資金)。從過去這段時間的情況看,“優化”不成功,只好“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了。其它方面,沒有變化,“房住不炒”沒有變化,“支持剛改”沒有變化,“穩定房地產市場”沒有變化。

我怎麼看也看不出來,有大救市的信號出來。尤其是關於疫情防控的政策,我們的整體經濟走向一定是取決於疫情防控政策。但是從措辭上來看,不存在有一絲一毫的“轉變”之可能。政策的東西無法深談,但是它對經濟產生了顯著衝擊,卻是必須要面對的事實。

對於“保交樓”,我相信接下來地方政府的確會展開行動,會有一系列的探討政策出來——比如有的分析預測指出,地方政府可以買斷停工樓盤做公租房。但坦白講,我認為這個最佳的、以預防避免為核心的時間窗口已經錯過了。處理這些成百上千棟的樓房,將會非常的困難,更可能會淪為一場長期的鈍刀子割肉,苦主們恐怕要做好難熬的心理準備。我之前談過,我們的預售資金監管制度,就是為了確保樓盤如期交付而制定的。現在數以百計的樓盤停工,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因為錢被挪走或者抽走了——前者事關開發商,後者事關銀行。這兩者,無論是哪一個,都很難再要回來。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隻需要錢,但冤有頭債有主,要地方政府出這筆錢當大冤種,恐怕也不容易。

最終大家會努力尋找到一個方案出來,但那一定需要數月的時間,也許更長。

所以,宏觀面、房地產行業方面、小業主方面,我相信下面還是一個字:“”,依然是一定的。

對於開發商而言,我認為今次的會議會促動他們更快的放棄掉“僥倖心”,展開更進一步的的“自救”動作。

就我的觀察,經歷了這麼1年的行業“大倒塌”時間,還是不少開發商的操盤手們依然沉浸於“受害者”思維,認為今天導致自身的企業爆雷,主要的原因在於一刀切的爆錘。由此而產生的不甘心、以及對於“救市”的期待,都不曾有一絲削弱過。

我個人則認為,可以放棄了,讓它過去,沒有什麼要埋怨的,埋怨也沒有意義,哪怕你說的再對,事情已然發生,也回不到過去了。再大的企業也就是時代的一粒灰,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兒。

講一個故事,2020年11月,我在雲南參加萬科的一場交流會,那是“三道紅線”剛剛祭出,鬱亮在會上第一次提出:金融紅利的時代過去了,未來是“管理紅利”的時代。在會後,有記者援引行業其他大佬的事前觀點向鬱亮提問,這個說法是否過於嚴峻。我記得當時鬱亮的回答是非常自信的:“那是他們還抱有幻想”。

回到今天來看,萬科的動作對了,活下來了——不要覺得萬科不會倒,萬科沒有倒主要源於先前的戰略避險和隨後的堅定行動。我想,如果一家企業只是躲過一次危機,你可以說那是幸運,但是如果它每次都能躲過去,我們還是需要認真的聽一聽。

講這個往事,我認為是在今天這個環境下,它可以很好的說明:當你放棄僥倖心,可能反而會有另一番新天地。面對危險,我們應該在事前避開,而是一往無前的衝上去。但如果你已經陷進去了,那麼,不要過場的停留在往日的情緒中不能自拔,早點走出來最好。

所有房企當前的使命,是要“活下來”,挺過這個20年一遇的寒冬。極端的環境,眼下就是。房地產這個行業未來依然有前途——18萬億縮到10萬億,還是一個極大極大的行業,但是前提是,你得活下來看到春天的太陽,不要倒在這個寒冬,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從內心深處接受這一點並不容易,房地產在溫水裡活得太久了。幾乎每一次地產大調整,最後的結果都是大救市。當一個人順週期過得太久了,會慢慢失去逆週期的生存能力。而今天的局面,最好就是要快速接受這一點:沒有救市,或者說,當它不會來,以此來展開果斷的行動。

無論在哪個城市的市場,都要果斷的降價,更加積極的降價,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市場策略。在大城市,依然存在數量可觀的買房者,但是,消費在普遍的降級,他們不願意為今天的房屋價格買單了。只有降價,他們才會進場,才能更快的實現市場均衡。

此外,積極降價銷售回款,也是開發商最能夠避免骨牌效應、確保交樓、避免企業爆雷的最好手段。行業到了今天這個階段,好的企業,這個時候應當明白一點:你的名譽和你的員工、你的客戶是深度捆綁,這個時候,應當照顧好自己的員工,自己的合作伙伴,自己的客戶。那麼多的樓盤停工,開發商收了錢就要履行契約,沒有理由讓買房人來承擔這個代價。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企業的信用想要再恢復,會非常的困難。即便是這一場危機你度過去了,也註定在這個市場上成為輸家。

賣掉更多的房子,讓價格來自我調整,實現市場的再均衡,是房地產行業今天唯一的“自救”之道。這個行業可以不需要再來一次“大救市”(“他救”),也許再有一次,效果會很直接,但是,自救的手段,是最長效的。房地產如果未來要回到一個“正常的行業”,在世人眼裡不再成為一個“綁架了國民經濟”的行業,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寶貴機會。

我相信好的企業,做的正是這樣的準備。這一場行業出清將是非常非常痛苦的過程,我們在做好心理建設的同時,希望它可以在自我調整的過程中實現。這個代價一定不會小,但在今天這個情況下,卻是隻能如此。我完全不希望再有“大救市”,那是更大的、更長遠的麻煩。好的開發商,不該再帶有這樣的想法。

8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市場上什麼水果受歡迎?此果樹種2棵,甘甜可口,打理簡單好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