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聊聊死亡這個話題,你覺得這是可以的嗎?”
一日,我小心翼翼地問伴侶。
他迴應到:“這有什麼不可以的?”。
聽到他的話,我鬆了一口氣,終於,我可以和一個人談談死亡這個話題了。
我常常覺得,在生活中和人談論死亡,是很奢侈和珍貴的體驗。
比如,在家裡,無意談到已經逝世的親人,還沒說兩句,就會陷入一片沉寂。這時,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悲傷裡,為了不讓悲傷決堤、脆弱流露,我們乾脆選擇迴避。
對於死亡,我是恐懼的,在30歲之前,我的恐懼更多的是親人離世。難以想象,他們的離開對我來說,將會是多麼悲痛的一件事。
最近,我時常擔心,自己以後會怎麼死,我怕的不是死的那一瞬間,而是在死亡之前的脆弱和無奈。
我在想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到老年時,會遇見更多無法掌控的事,比如,無法掌控身體機能的衰退,很多在意的人和事,會離自己遠去......
也許到了那個時候,我不會再像現在這樣,總是在想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可能更多的會想如何更好的活著,以及如何更好的死去。
這樣想來,人到中年,反而是人生中最好的時候。
我們的身體,還相對自由和靈活;
我們的智慧,也剛剛好;
我們不需要依賴父母,就可以去拼搏和創造。
曾經有兩次,我離死亡很近。
一次是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不小心溺水了,那一刻我滿腦子都在想“我可不能死呀,周圍的人快來救我呀!”。
在溺水的瞬間我能感受到那爆棚的求生欲,因此,我拼命地撲騰,想要活著離開深水區。
還有一次是在我成年之後,那是我剛參加工作的第二年。無意間的一個發現,讓我去醫院做了一個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心裡真的一驚,心想“我這還沒好好活呢,難道就要死了嗎?”。
在這之前我還在顧慮的是:手術要花錢,住院要耽誤工作,還要麻煩家人照顧我。
但是,當感受到死亡離我可能有些近的時候,這些統統不再重要了。錢還可以再掙,工作還可以再找,我也不是讓家人永遠都照顧我。
面對死亡,真的開眼界了,不再只是盯著眼前的那一畝三分地。
當爸媽知道檢查結果的時候,哭得很心痛,那個畫面,我至今難忘。
在手術當天時,聽說我的家人抱在一起哭。
也就是這次經歷,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這份重要性,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安慰。
死亡,是可以被談論的嗎?
是的,而且,它是我們不可迴避的一個話題。我們會對它感到好奇,想要透過它去探索自己,透過它去接近自己,從而找到活著的核心。
只是,死亡,是一個有些沉重而深刻的話題。
和人談論死亡,也是在談論自己的脆弱和需求,它可以談,只是和誰談,在什麼時候談,是深深地談,還是淺淺的談,這是我們需要搞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