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來訪者問:

心之愛諮詢師答:

“太善良,沒有邊界感”,這是你根據孩子的分享行為所下的評判性結論,當你帶有這樣的評判去看向孩子的言行時,很容易會比較主觀,失去了理解與共情孩子的一個相對客觀的立場。

你的孩子尚處於幼兒園的階段,他的身心仍然處於不斷髮展的階段,所有他所經歷的事情都是通過不斷體驗而增長經驗的狀態。在面對與同齡夥伴相處的時候,他所選擇的方式是將自己的東西與大家分享,通過這樣方式,他內心會體驗到他所想要的一些感覺,比如被小朋友們喜歡,或者感受他人因為他的行為而開心的感覺,等等,可能有些感受在家長心裡覺得並不重要,但如果他覺得對自己很重要,就需要由他自己去實現,這種能實現自己意願的感覺本身就能夠帶給他內心一定的成就感

當然他也一定會從所做的事情中體驗到挫敗感或失望的感受,比如他將好的東西分享給夥伴後,並沒有得到對方的看重,甚至會發生被輕視或被無視的情形。這樣的負性情感經歷,也是孩子成長中必然會體驗到的,正是因為可以體驗到這些,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提升自我的功能,為未來實現內在的整合打下基礎。

不過現實中,作為父母常常很難看到自己的孩子經歷委屈與挫敗的體驗,傾向於以自己的方式對孩子實施保護,避免孩子自己做過多的自我嘗試,或者不斷向孩子輸出自己的價值傾向等。父母保護與關照孩子的初心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也是孩子成長中所必需的,但如果擔心或保護的過於頻繁與過度,就將會成為阻礙孩子自我能力發展的絆腳石

當下你期待孩子能有所改變,將“太善良,沒有邊界感”這類的話告訴他,對他不會有幫助,因為他根本無法理解這些概念,而且這樣的結論緣於你內在的情緒,與他自己的感受並沒有關聯。與其不斷將自己的擔心或緊張的情緒與孩子的言行關聯在一起,不如選擇以更接近於成為孩子朋友的方式,做到能夠與孩子進行平等對話談心的狀態。

當孩子有開心的事情時願意與你分享,因為你可以與他共感到他的喜悅;當孩子有不開心的時候也能夠與你分享,因為能得到是理解與共情,而不是指責或教導;在孩子有受挫的體驗時,給予他一份穩定的支持,耐心傾聽他的感受,理解他當下的無助,陪伴他共同去探討出可行的改善策略,這樣的方式將會對他更有幫助。

作為孩子,一邊擁有相對自由的發展空間可以去不斷嘗試著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聯結,另一邊身邊又總是擁有著能夠與他共同進退的父母,此時的情形大概就是很理想的狀態了。相信這樣的方式下,孩子會做出屬於自己內心自由而有力量的選擇,從而也會發展出更適合於他自己的社交策略。

——劉麗宇老師

8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在等2天,財運爆發,事業順利通過的3個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