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本文字數約:5250

閱讀時間7 分鐘

本文章節:

01、嚴重的學習障礙,是精神心理問題的信號

02、父母避免在無意中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

03、多子女家庭中,為何只有一個孩子得病?

上週,我們詳細分享了幼儀及父母的面診過程。

幼儀在2年前出現情緒低落、焦慮,一度有幻聽,後來又覺得幻聽變成了一種思維在控制自己。她的學習狀態大幅度下降,難以堅持上學,頻頻請假。

父母帶她去看過不同精神科專家,先被診斷抑鬱症,後來又診斷雙相障礙,服用精神科藥物,還接受了多次改良電休克治療(MECT)。可是,父母和她都感覺沒能徹底消除症狀,幼儀還是容易痛苦、難過,“控制”她的思維也仍在。

幼儀得病,與她父母的不當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只是她父母以前缺乏意識。而幼儀父母的做法,其實也是很多父母的做法,容易在無意中對孩子造成疊加性心理創傷,導致孩子日後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的風險增高。

以下結合對幼儀的成長經歷和患病原因,總結一些值得其他家長警惕和反思的教訓。

01、嚴重的學習障礙,是精神心理問題的信號

我們經常說,如果孩子出現了精神心理問題,家長最好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抓住最佳的干預時機,在問題剛冒頭的時候就解決它。

可到底什麼時候才是最佳干預時機?

當孩子出現什麼信號時,意味著正處於最佳干預時機?

答案是,往往是在孩子的學習狀態出現嚴重問題的時候,也就是出現嚴重學習障礙的時候。

因為很多青少年遭受了一些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後,有一定的情緒波動,但不太明顯,父母往往難以留意。可如果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學習障礙,甚至有軀體化症狀了,那就說明心理問題比較嚴重了。

當然,就算父母這時帶孩子去看精神科大夫或心理諮詢師,他們也未必能意識到這背後的心理根源問題,尤其是精神科大夫,可能還是隻關注症狀。所以,最好是父母掌握科學精神心理學知識,通過改善家庭關係和親子關係,儘快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比如說幼儀,她小學時成績很好,說明雖然這時她已經有一定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了(有小學同學排擠她、父母缺乏關注和偏心等),但心理壓力尚不嚴重。

但上初中後,她的成績跟不上了。幼儀爸爸說是因為她學習方法不科學,學業壓力增大了,這固然很可能是客觀事實。

但如果單純只有這些因素的話,幼儀不會一上學就肚子疼、頭疼,甚至一度不肯上學,老師同學輪番來勸她都死活不進校門。

昨天的文章裡說了,這其實是嚴重的學習障礙,如果按照主流精神醫學的角度,可以診斷為“校園焦慮症”,甚至“校園恐懼症”。她肚子疼、頭疼不是裝的,是高度焦慮下出現的軀體化反應。

這時候,就是幼儀最佳的干預時機。

如果幼儀父母那時就能掌握一定的科學精神心理學知識,誠懇地詢問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他們很可能就會發現,女兒其實在初中裡遭受了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所以她討厭上學。

而如果親子間能再深入一聊,幼儀父母甚至可能會發現,女兒之所以容易在人際關係上受到傷害,又孤獨、又自卑敏感,其實與父母的不當家庭教育有關。

如果那時父母就懂得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拉近與幼儀的心理距離,再引導她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更加自信、理性,甚至考慮轉學等,那幼儀很可能後來不會得病。她後來也用不著說,“我跟爸媽熟起來,就是因為這個病”。

等孩子真正病了,甚至病得嚴重了,父母才跟孩子“熟”起來,才去重視,那最佳的干預時機往往就過去很久了。

當然,嚴重的學習障礙症狀有多種,有些孩子不一定像幼儀那樣激烈地排斥上學,還有可能是孩子在考試前非常焦慮、恐懼,每天上學前或放學後容易哭或發脾氣,上學時裡容易頭暈、眼花、發燒、噁心、嘔吐等,成績對比以前一落千丈,逃學翹課等等。

這些都是家長要趕緊重視的心理問題信號。

02、父母避免在無意中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

幼儀有一個聽起來很奇怪的症狀,她覺得自己被一種思維控制了,已經持續1年多了。

幼儀說,這種思想大概是這樣的:“比如我面前有3杯水,我會有種思維,如果不喝其中某一杯,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比如做題有4個選項,這個思維就會告訴我如果不選某個的話,接下來就會有不好的事發生。”

這確實符合強迫行為或強迫思維特徵,如果這個症狀已經嚴重損害了她的社會功能,讓她很痛苦的話,那就基本符合“強迫症”的診斷了。

那強迫症狀的背後是什麼?是中度到高度的焦慮。那她為什麼焦慮?這跟2020年她玩了一個病毒傳播的電腦遊戲後、新冠病毒真的來了,這讓她感到恐慌、焦慮有關。這個症狀就是在那之後開始出現的。

可是,電腦遊戲和疫情只是外部因素,心理整體健康的人即使遇到了,一般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這說明幼儀那時候已經有敏感膽小、容易焦慮害怕的性格特徵了,而這背後肯定與她從小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有關。

而且,幼儀的媽媽因為缺乏科學精神心理學知識,甚至在無意中繼續對女兒造成心理傷害,增加了女兒的焦慮和強迫症狀。

幼儀曾跟心理治療師說,她情緒糟糕的時候想過自殺。但幼儀並沒有過真正的自殺行為,這一方面可能是考慮到父母,但另一方面則有可能源於對死亡的恐懼。

但她媽媽知道後非常擔心,要求她以後不要說“死”這個字。

我能理解幼儀媽媽的感受,她很害怕女兒在她面前說到“死”,更害怕女兒真的自殺。而且很多家長對這個字就很忌諱,不允許孩子說“死”字,不吉利,幼儀媽媽很可能本來就屬於這類家長。

所以,她用命令的方式讓女兒不要再提這個字,本意是想為了女兒好,也是為了讓自己沒那麼焦慮、害怕。

但在客觀上,幼儀媽媽的做法是錯誤的。她沒有與孩子就“想死”的想法進行良性溝通(良性溝通三步曲:共情、傾聽、積極引導),沒有與孩子的強烈負性情緒共情,也不聽聽孩子說說是什麼時候想過自殺、具體想了什麼、以及現在對此有什麼想法,更沒有對孩子作出積極引導,她強行讓孩子不能說,往往只會增加孩子的負性情緒。

如果幼儀跟媽媽的親子關係不好、甚至很敵對的話,媽媽這個要求很容易讓她更痛苦,並激起她的逆反心理,“你就光聽到我說死,但你知道我啥想到死嗎?你在意我的感受嗎?你不讓我說,我偏要說!”然後親子之間很可能繼發強烈的衝突,幼儀可能真的決定去死。

幸好,幼儀生病後,爸爸媽媽都變得更關心她了,她跟媽媽的親子關係明顯改善,她內心對媽媽是比較信任的。所以媽媽讓她別說,她願意遵守。

但她明顯感受到媽媽說這句話時的焦慮,甚至可能還有責備的語氣,她也理解媽媽暗示的不吉利。她還有可能聯想到自己想到自殺時,內心所湧現的對死亡的恐懼,再次體驗到這種可怕的感覺。

所以幼儀更焦慮了,真的擔心說了“死”就真的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甚至泛化到了諧音“4”,做什麼事情都儘量避免重複4次,強迫行為和思維更嚴重了。

也就是說,幼儀媽媽當時不經意間說的那句話,實際上對幼儀造成了心理創傷。

也許很多父母可能無法理解:只是一句簡單的話,怎麼就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了呢?這至於嗎?

其實,我們不是說父母說的每一句不妥的話,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可是,如果親子關係已經不良了,或者孩子已經有一定精神心理問題了,這時父母還不掌握科學精神心理學知識的話,那父母不經意說出來的話,就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因為這時的孩子往往很敏感,很容易從負面角度去解讀別人的言行舉止,甚至被激活了以前的其它心理創傷,出現強烈的負性情緒,然後形成新的心理創傷。

我們曾接診過一位患者樂菱,她被診斷為雙相障礙、強迫症,還有摳傷疤、吃血痂成癮的罕見症狀。在深度催眠下發現,這個罕見症狀的心理根源之一竟是她父親不經意間的一個比喻。

樂菱4、5歲的時候,爸爸帶著她在小區裡散步,看到一朵花折斷了,折口流出了白色的粘液。

爸爸指著這朵花對樂菱說,“你看,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這朵花被折斷了,會流出白色粘液來,這就相當於我們的血液,它流血了。無論是人類、動物還是植物,都是有血液的,只是顏色不同。”

花朵上黏黏的汁液本讓樂菱感到討厭,聽爸爸這麼一說,她腦海裡閃現出人類和動物的血液,這讓她更加感到噁心,這是她後來害怕小動物的原因之一。

結果因為她害怕小動物,她爸爸經常罵她“膽小鬼”,說她一點都沒有別人家孩子的活潑大方。這又對樂菱造成了心理創傷,她恨自己膽小,但又非常渴望證明自己是個勇敢的人。

有一天她的一個傷口結痂了,她看著血痂,心裡想起爸爸以前說過,“每個人都有些奇怪的嗜好,有些人愛喝汽油,有的人喜歡吃泥巴”(這又是她爸爸不經意說的一句話,可能只是想逗小孩)。

然後樂菱想,如果我把傷疤吃下去,會怎麼樣呢?於是她忍著痛,把血痂撕下來,吃了下去,覺得很興奮,“因為爸爸從小就說我是膽小鬼,連小魚、小鳥都怕。現在我居然能把自己的傷疤揭下來,還能吃下去,證明我不是個膽小的人!我證明了自己!”

從此樂菱一發不可收拾,摳傷疤、吃血痂讓她感到放鬆、愉悅,成了她的解壓方式,逐漸發展成成癮行為。

所以,父母們要有所意識,在一些情況下,父母無意中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或眼神,都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或者讓孩子形成扭曲的認知,增大日後罹患精神心理障礙的風險。尤其對於年幼孩子,這種影響就更加明顯。

可是,父母跟孩子相處時也不能整天如履薄冰,擔心自己說錯話啊。所以,最好的預防方法是父母本身的三觀是正確而積極的,整體的言行舉止是理性的,情緒是平穩的,然後有意識營造出溫馨、良好的家庭氛圍,跟孩子建立真正親密的親子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看到父母時是打心底裡高興的、溫暖的、熟悉的,那就算父母偶爾責罵幾句,或有一些不當的言行舉止,也不容易對孩子形成心理創傷。

03、多子女家庭中,為何只有一個孩子得病?

我們常說,青少年之所以罹患抑鬱症、雙相障礙,與其成長經歷中所遭受的病理性記憶有關,尤其是疊加性心理創傷。

其中,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往往是最主要的。

但在不少多子女家庭中,經常出現“某個孩子得了抑鬱症,另外的孩子卻心身健康”的情況。明明他們的家庭環境一樣,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不會差很遠,所謂的遺傳因素也非常相似,可為什麼同一家庭的不同孩子之間,差別會這麼大呢?

就拿幼儀來說,後來我們得知,她家一共4個兄弟姐妹。老大是姐姐,比幼儀大10歲,目前在讀碩士,整體上挺優秀的。老二是幼儀,老三是比幼儀只小1歲的大弟弟,還有一個比幼儀小几歲的小弟弟,還在讀小學。

那為什麼,起碼從目前的來看,偏偏只有幼儀出現了精神心理問題?

這與子女出生先後有著微妙的關係,面對排行不同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其實不完全相同,有時甚至差得很遠。

幼儀的姐姐最早出生,雖然她父母有一定的重男輕女思想,但畢竟這是第一個孩子,他們肯定還是非常疼愛和關注的,而且10年內沒再要孩子。

在這10年間,幼儀的姐姐獨享來自父母的疼愛,父母也盡心盡力地呵護著她。雖然在弟弟妹妹出生後,她分得的關注肯定減少了, 但她已經得到了相對充分的心理滋養,所以整體上的精神心理是健康的。

接著,幼儀出生了,第二年,她的大弟弟出生了。這時候幼儀父母的重男輕女思想就比較凸顯了,好不容易終於生了兒子,他們在家裡時,把主要精力放在兒子身上,將幼儀交給老人家帶。

這導致幼儀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一度斷裂,只跟外婆親,而且明顯感覺到父母的冷落和偏心,凡事都疼弟弟比疼她多得多。

這種鮮明的對比讓幼儀的心靈備受傷害,長期被父母忽視,令她產生了強烈的孤獨感、自卑感,敏感多疑,甚至可能還有被父母拋棄的不安全感。這都為她後續形成討好型人格,容易遭到同學欺負、容易跟“渣男”在一起埋下了隱患。

而她的弟弟們備受父母寵愛,暫時還沒有顯露出精神心理問題。

當然,如果幼儀父母對兩個兒子過度寵溺,又或者對兒子的學習要求格外嚴厲、但在物質上又過分滿足的話,或者平時經常過度誇獎的話,幼儀的弟弟們也很“危險”。不排除以後可能出現一些精神心理問題。

從這個角度看,很多人說在多子女家庭、尤其是三孩家庭中,老大往往是最自信成熟的,老么往往有可能最嬌生慣養,而老二則最有可能是比較缺愛、總是渴望證明自己的。這種說法確實有一定道理。

如今,國家放開了三孩政策,越來越多父母生2個、3個孩子。希望這部分父母要摒棄“重男輕女”的思想,要儘量給予每一位孩子充足的心理滋養,避免讓某一個孩子感到自己被冷落、忽視了。

否則,一來孩子以後容易罹患精神心理障礙,二來容易“戀愛腦”,在戀愛關係中缺乏理智。

像幼儀這樣,她非常渴望與人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只要有人向她表白、表現的殷勤,她就容易答應與對方在一起,不管男女,也不細緻去了解對方的人品。

這其實是一種不理性的狀態,所以她很容易跟“渣男”“渣女”在一起,因為這些人很會利用花言巧語、小恩小惠獲得她的歡心。結果她屢屢被劈腿,遭受到心理傷害。

幸好她還是有一定理性的,發現對方劈腿後趕緊分手了,有些更加不理性的女孩甚至會飛蛾撲火,仍然不顧一切地與別人在一起,屬於“重度戀愛腦”。

所以,希望父母要有意識成為孩子成長時期最親密、最信任的人,避免孩子過度、過早渴求與同伴建立親密關係。當父親的尤其要注意,如果父女親子不良,女兒很可能長大後會“戀愛腦”,又或者女兒長期對父親怨恨、排斥,這容易泛化到對所有男性都感到厭惡,演變成不婚主義者或繼發同性戀者。

我們並非否定同性戀者,如今社會對同性戀的包容度越來越高。但是仍有部分大眾對同性戀群體持歧視態度,同性戀者在社會中難免有可能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有可能會導致一定的精神心理問題。

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女兒跟幼儀相似,性取向暫時還沒穩定下來,那希望父親能夠及時、深刻地自我反省、改變及提升,修復與女兒的親子關係,孩子的性取向才更很可能穩定下來,並符合主流。

#健康好文百裡挑一#

4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處理不好婆媳關係,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