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楊絳先生在百歲感言中說到: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任何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先生說的這兩點,那此人大概是這世上活得最灑脫、最幸福之人。是啊,我心安處是幸福,屋寬不如心寬。心中若有萬千愁緒,哪怕是住在富麗堂皇、雕樑畫棟的瓊樓玉宇之中,心裡卻猶如一片荒原,長滿了雜草;而只要心理是寧靜自在的,哪怕住一簡陋小屋也是快樂的。

恰如孔子稱讚顏回所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何緣如此?皆因顏回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這與楊絳先生的百年感悟別無一二。先生走過百年風雨人生,早已是超然物外心自寬了。

反觀我們這些普通大眾,升斗小民,只想求內心的淡定與從容,但卻一直陷入苦海中無法上岸、無法解脫。

為什麼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自己的人生呢?

這就是知和行未能達到高度契合的結果了。什麼是知?看到一篇文章或一個視頻裡面的話語說中了我們的心事,引起了我們的共鳴?這不是知,這只是一個知識輸入的過程 ,我們要進行處理和轉化,而知識處理和轉化的過程,才是決定到底是知還是不知。從而用知來指導行動,產生結果。

知識的處理和轉化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我進行深入溝通交流的過程,我們和自己的心靈對話,對自己的現狀進行深度剖析,從而真正瞭解自己的弱點、面臨的困境和需從什麼地方著手改變。如果沒有知識處理的這個過程,那也只會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無論說得再好的道理對我們自身也是意義不大的。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各種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每天為生計而奔忙,很少有時間讓自己靜下心來,審視自己、認識自己,從各種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但是親愛的朋友們,無論生活是怎樣的,也請抽出時間照顧好自己的這顆心,畢竟只有它好了,一切才會更美好。

所以我們應在知上多下功夫,每天和自己對話,每天進步一點點,經過時間的累加,慢慢的相信一切都會有所改善。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希望自己可以早日達到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這個境界,也希望有緣看到這篇小文的你能夠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真正掌握人生的主動權。

最後和大家分享唐朝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重新對豬的認識,讓你顛覆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