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釣魚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奇怪的現象:使用小鉤細線時,常會碰到大魚,切線跑魚的幾率大增。而當你換上粗線大鉤時,魚口往往又少得可憐,水中的魚好像知道換過大線一樣,特別是大魚口。
類似的情況,估計很多釣魚朋友都有遇到過。出現了上述情況,很多釣友調侃道,魚知道換了線,就是故意不咬鉤的。呵呵呵!
話又說回來了,如果魚的智商真的有那麼高,那就不是人釣魚了,應該是魚耍人了。呵呵呵!其實,靜下心來想想,箇中緣由也是不難理解,個人認為主要是有以下幾種:
粗線大鉤沒小鉤細線靈敏
上個月有次夜釣,那天晚上目的很明確,就是守鯉魚。線組選用了3+2,6號伊勢尼。而帶過來的浮漂,最大吃鉛量不到2克,釣的水深有2米半還多,稍微有經驗的釣友都知道,這時用吃鉛不到2克的漂肯定是小了。
當時,也懶得回去了,將就地用了起來。估計是漂小,水線拉不直的緣故,每當看到有口去打,空杆率有點高。最後,無奈上推浮漂,使子線彎曲,只要浮漂的動作稍大一點就去打。那天晚上就釣上來一條小鯉魚,一條鯽魚。
其實,使用粗線大鉤,就算線組搭配的合理也會出現上述那樣情況。
使用粗線大鉤,除易出現擋口的情況外,魚的吃口,要拉動浮漂也是需要一定力度的。倘若再遇到魚口輕,滑魚,老魚的時候,這種情況更甚之。
而使用小鉤細線就不一樣了,線細,可以降低擋口的情況,鉤小,更易被吸進魚嘴,漂小,魚拉動浮漂更易出現動作等等。要不然,冬天魚兒活性低的時候,釣魚人也不會選擇小鉤細線了,你說是不是?
粗線大鉤,魚的確可以感觸到
我曾經看過一個大師錄的鯉魚在水下進食的視頻。當鯉魚吃子線繃直的鉤餌時,剛開始很小心地試探,就算是吃進去也不會很深,經過反覆幾次後,鯉魚好像感覺到了異物,就不再吞食餌料,估計是鯉魚感受到了繃直的子線。如果子線用的粗,是不是更容易被鯉魚發現呢?
而當鯉魚進食平躺在水底的鉤餌時,很明顯它們並沒有像進食子線繃直那個鉤餌那樣迅速吐出來,估計這也是釣魚人在守大魚喜歡釣鈍的緣故。
不過,有點遺憾的是這位大師沒有測試子線粗線對於鯉魚影響的大小。不過,個人認為,細線絕對要好於粗線,由於線細,柔軟,更易被吸食。
野釣,大魚密度低
遇到了切線跑魚,為了不跑魚更換為粗線大鉤,毫無疑問你是衝著大魚去的。但是,之所以稱之為野釣,就是因為水廣魚稀,大魚的數量更少,這是最根本的原因。釣一天能遇到一兩條大魚,那就是運氣爆棚的事情。當然了,如果你身邊的資源很好,這句話可以忽略哈!
就像石頭我這邊一樣,身邊喜歡釣大魚的釣友,都不知道空了多久了。有好幾個釣友為了看看魚口,換上小鉤細線,釣釣鯽魚白條翹嘴這樣的小魚。所以,既然你選擇了粗線大鉤,就要做好心理準備,耐住性子,一天就等那一口,兩口。
釣大魚,守為主
眾所周知,大魚的警惕性很高,輕微的動靜都會使它們逃之夭夭,這也是朋友們常說的釣大魚要以守為主的根本原因。
使用小鉤細線,往往目的性很明確,並不是為釣大魚而來的,畢竟野釣大魚的數量不多。而小魚多為群居,往往要通過不停地抽杆,頻率打起來,才能把它們源源不斷地誘進窩子裡,而這種頻繁的操作,會對本就警惕性高的大魚,更加不敢靠近。就算它們進窩了,也只會在窩子的旁邊吃窩料或者餌料的殘留,不會輕易去咬鉤。
如何解決換粗線大鉤,魚口少的問題呢?
問題來了,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嗎?如果說這個問題有解的話,個人認為覺得有個最直接的辦法,那就是去找個資源豐富的地方。那些地方資源豐富,大魚多,魚的密度也大呀!估計粗線大鉤所造成的影響不是很嚴重,呵呵呵!開個玩笑哈!
不過,雖然這個問題不怎麼好解決,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了解魚類的習性,來儘量降低粗線大鉤對於魚口的影響。
第一:把握住魚兒活動的時間點。就像現在這個季節,氣溫高,就釣溫度涼爽的時候。比如釣早,釣晚,釣雨後等。這些時間段不管是體型大的魚,還是體型小的魚,開口都要比氣溫高的時候要好。當然了,喜溫的魚種除外。
第二:找魚兒的棲息地。經常夜釣的朋友估計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魚跳得頻繁的地方,往往就在橋洞邊,有水流的地方。如果你選擇在這些地方,中魚的幾率還是不小的。
第三:既然你換成了粗線大鉤,就是為了守大魚,心理上還是要些準備的。要耐住寂寞,不要手癢,頻繁地提竿換餌,很大可能會驚擾到它們。如果這樣的話,還不如不換線組呢!你說是不?
另外,既然想釣大魚,還是建議使用長竿釣深。就好比夜釣一樣,雖然夜晚的魚易靠邊,但是短杆碰到大魚的幾率還是要小於長杆的。我相信只要夜釣稍豐富的朋友都能認同這點。
朋友們,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又認為的原因是啥呢?你又是怎麼解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