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方向性。因為自我是心理空間的核心,它是主要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所以心理空間的各語境維度的方向受自我影響。影響心理空間各維度方向不僅有自我,驅力、本能、因果關係、情緒和環境氛圍等也是動力影響心理空間和行動方向,本研究嘗試將這些因素歸納四點進行分析。其一,是生理本能力量的方向性。
前面提到身體是心理空間的源泉,源泉不僅意味著聚集心理空間的容器,而且是心理空間各元素內驅力的來源,這是來自機體的意義。任何機體從生理角度都需要內在平衡,以維持機體成長所需,一旦內部匱乏、過量等失衡狀態,則產生生理的力量,喚醒其它機體部位以維持機體內相對平衡,相應的需要產生。
這種需要慢慢變成為事實被個體意識到,一旦個體意識到,則這些需要就成為慾望,引發個體向外攫取,自我就是在慾望牽引下產生衝動和激情。人本主義學者馬斯洛對需要層次進行研究,其中即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需要,還包括較高層次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前三個是人類的基本需要,後兩者是高級需要,這些需要類似本能,不斷引發機體由低層向高層依次滿足。這些本能是有力量和目的性。
弗洛伊德讓本我承擔本能的責任,讓它體會內在不平衡感或緊張感,通過無意識思維方式滿足這些需要。其二,認知因素的方向性。現實人們不只是依據本能引導行動方向,其實任何人都是科學家,尤其擅長對事件進行因果推論,並且預測和引導行為的方向。在歸因時個體差異較大,有的個體將原因歸於自身,屬於內歸因,有的歸於環境等外界,屬於外歸因;有的個體歸於穩定因素,如事情的難度或自身能力,有的歸於不穩定因素,如努力和機遇,總之,個體不同的歸因引發不同的行為方向。
其三,情緒因素的方向性。個體無論是因為本能還是認知,都會在行動過程中產生情緒,情緒像需要和歸因一樣能直接產生方向性,它是行動推動者,從而讓個體有更強的方向感和行動力。如當一個人被憤怒情緒佔有,或者一個人沉浸在甜蜜的愛情之中,這時個體往往無法從情緒和情感中掙脫出來,這種感受會喚醒機體生理反應,如血壓、呼吸和皮膚電位反應,引發相應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態,這系列反應都會產生方向性。
其四,系統張力的方向性。上述是部分心理內容產生局部力量,心理空間作為一個整體系統,也有系統自身的力量。結合心理空間拓撲結構,藉助心理學家勒溫的場論解釋。勒溫的場論以“行為由現在所在的場決定”為肇始點,現有的行為方向不是由歷史性因果關係決定,而是當下一種力的作用,這種力與整體情境場有關。讓我們思路回到心理空間整體情境中來,心理空間可以看成是一個內部容器,有區域、邊界和領域,各邊界的通透性不同。
當個體有某種需要時,一些區域成為動力結構,表現出一種緊張狀態,因區域之間的張力不平衡,依據各自間通透性程度進行動力交流,或者直接流入領域,或者通過中介流入其他區域,周圍區域也會有相同的張力,表現為相同的潛在需要,因此,每一個緊張區域與特殊的目標或對象相聯。當目標實現後,張力隨之消失,區域間恢復平衡。
因同時想做的兩種事所表現的衝突總有不相等的力,所以個體總會選擇較大的力場採取行動。迴避-迴避衝突是負引力交錯的力場,趨近-迴避衝突是個體同時受到正負兩個力場的吸引。總之,無論何種衝突,個體總會權衡需要、誘發力和心理距離等因素,朝向最強力的方向移動。傳統的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過程是一種從低級的感覺運動到高級認知加工方向,但是大量的實驗證明這不是唯一的認知加工方向。心理空間既有低級,同時也有高級的認知加工機制,既有自下而上加工,又有自上而下加工。在加工過程不僅受生理因素影響,而且認知情緒也會參與方向性選擇,心理空間同時受整體情境和力場影響。
肯定回答心理空間有邊界。心理空間並不是簡單通過心理感知機制對客觀事物形成內在心理表徵,而是整合主體的多種經驗因素,同時將這些經驗因素與客體的感覺材料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時空意向關係。心理空間既然是關係空間,相應的關係只有在適應的範圍內,才能保證關係的純粹性和有效性,所以關係需要有範圍,也意味著心理空間有邊界。其次,心理空間邊界性是個體所需,邊界清晰度和範圍也因人而異,這與自我密切相關。本研究認為心理空間有兩種類型的邊界:一個是自我主觀邊界,另一個是語境客觀邊界。主體依據自我的邊界隨時建構三種認知語境邊界。
何為自我邊界?在第三章關於心理空間的核心問題中已提到自我的核心作用,本研究尤其強調它在心理空間協調和管理作用,所以在回答自我邊界時,本研究仍然嘗試立足於功能視角探索。上述提到自我形而上、生理、社會和語言四種語境同一性,這裡進一步結合這四個方面探討邊界問題。生理邊界可以說是最深層和最清晰的邊界,個體通過皮膚建立生物意義上“我的”概念,所以皮膚是一種生物意義上的“自我邊界”。
其實除了皮膚外,身體各器官都可以作為邊界,夏瑞雪通過讓被試對身體各部位重要性進行排序後發現,如果事件涉及骨髓、角膜、血液、腎臟、肝臟、皮膚、大腦和心臟時,如果捨棄這些部位,個體則不能被接受,如果事件涉及指甲、頭髮、肢體、牙齒和精卵時捨棄可以被接受。所以即使是身體自我,也有不同程度的邊界意義。形而上的自我強調自我與他者的關係,主要強調社會自我部分,社會自我邊界如果?
社會自我與人際互動、社會化聯繫緊密,而在現代社會中,社會自我邊界有逐漸淡化的趨勢。當今時代,無論主觀要求還是客觀所迫,自我日漸脫離社會角色,擺脫社會束縛,因而與社會群體越來越疏遠,自我相應承接職責和義務也從肩膀上卸下來,角色越來越少,同時也少了生活目的性,因為個體生活的許多目標是群體賦予並激活,接受相應角色並且按照角色要求自已。
隨著角色減少,目的性減弱,自我成為理想虛幻,因此,加強自我與群體聯繫,增強社會自我邊界對個體成長非常重要。語言自我其實是符號自我,也是思維過程,伴隨著社會實踐邊界的延伸,社會自我邊界淡化,語言自我邊界也淡化。
所以,個體需要在精神層面、情感層面、社會層面和身體層面逐漸培養與外界互動,以此不斷建構自我邊界。當我們處於“邊界自我”狀態時,意義、愛、尊重、責任、權力、分離、邊界、自由等就成了自我的內涵或是自我的屬性,若這些屬性發生混亂,自我感就會發生混亂,這些屬性被削弱,自我感就減低,人們會呈現適應不良和內心痛苦等心理問題。當存在感降低時,焦慮便產生。因此鞏固社會邊界顯得尤為重要,是個體心理健康的標誌。
再說語境的邊界,因為心理空間的三重認知語境分別是感知、情境和語義三種認知成分,它們本身就有信息輸入、加工和輸出的區別,所以這些特性也成為邊界,當然,三者的邊界並非清晰,有交叉之處。還有一個客觀邊界就是拓撲邊界,當心理空間中的一個事件結束後,這時心理空間會有一個拓撲邊界,這時邊界也是動力,引發下一個拓撲心理空間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