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夢自古以來都是人們心中的疑惑,有的人從不相信夢,而有的人總會對自己的夢產生共鳴。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有彷彿在夢中見過的似曾相識感。

人的夢是多種多樣的,內容會以不同的形式呈現。那麼,做夢到底有什麼實際含義呢?

人的睡眠階段

從生理心理學來說,人的睡眠共有四個階段。當你閉上眼睛準備睡覺時,便開啟了第一個階段——入睡期。

此時,你的腦波會開始變緩,處於放鬆狀態,心跳也從清醒時的跳動頻率向更緩慢發展,呼吸逐漸慢下來,變得深沉而有規律。

這被稱為睡前的預備狀態,只有這個時刻做好準備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很多人有失眠問題,大都是在入睡期無法靜下心來,向大腦發出穩定的訊號,所以身體機能也無法慢下來。

大約10分鐘後,便可以進入淺睡期。這時,我們的腦波會呈現尖銳波動,持續10-20分鐘左右,讓身體真正放鬆,大腦意識也逐漸適應周圍環境,這時才是睡眠的開始。

經過20~30分鐘後,我們的心跳會更加緩慢,腦波也較第二個階段開始放慢,但仍有高壓的波動,這便是熟睡階段。在這個時期,外界暫時無法干擾到睡眠,人也不易被外界吵醒。

最後,到了第四階段——深睡期,肌肉達到完全放鬆,呼吸也更加綿長。前四個階段通常會經過1個小時~90分鐘,之後睡眠者便會產生翻身行為,並很容易被周圍環境影響。

隨後,又會進入第一階段的睡眠,此刻並不是四個階段的迴圈往復,而是去往睡眠的新階段——快速眼動階段(REMS)。

這個階段的腦生理電活動會得到迅速改變,經科學研究表明,此時與個體在清醒時的腦電波很相似。所以,夢就是在這個階段產生的。

夢境的記憶都屬於短時記憶,即記憶容量有限,如果不加以複習儲存,很快便會被遺忘。這也是為何我們很多時候,一旦清醒便很難回想起夢中的具體記憶。

夢境與潛意識

弗洛伊德曾說:“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樑。”也就是說,你所有的夢都是在反應潛意識。夢見不同的物品,也隱含著不一樣的寓意。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做夢的內容絕不是憑空捏造的,它大多時刻以現實生活為素材,然後通過潛意識的深造與加工,形成夢境。

夢的存在也具有多種說法,不同的心理學家有著不同的觀點。弗洛伊德將夢概括為個體內心慾望的滿足,即那些我們心心念唸的、但迫於現實無法實現的東西。

它們最終會壓抑在人的潛意識層面,但這並不代表不存在了,壓抑到一定程度,便會轉化為夢,進而滿足我們在現實之下無法釋放的壓力。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則認為夢是一種提供內心生活祕密、向做夢者傳遞人格中隱藏因素的機制。

很多人都會夢見自己從高處墜落,因為人是一個完整的集體,即使已經步入了現代文明,但依舊留有祖先的印記。這被榮格稱做集體潛意識,我們會在夢中重現祖先的生活方式與經驗。

而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人們做夢可以演示內心所害怕的事物,在夢中尋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帶給我們相關的靈感,被稱為做夢的“預警機制說”。

當我們經常夢到考試時,這其實正說明,你對考試是很焦慮的,害怕考試的結果帶來不好的影響。

而夢到掉牙,預示著我們開始收斂性情,因為牙齒代表著剛硬;另一方面也有分離的寓意,可能意味著你在現實生活中遇見了一些分離的事,引起了內心的焦慮。

夢見已經逝去的親人,說明你格外思念對方,但已經無法在現實裡與他們相見,只能將情感轉移到夢中,達成內心的和解。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08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這種性格的孩子看似乖巧懂事,心理學家卻說:這是種“危險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