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最近參加的一期心理學課程裡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學概念:投射。

恍然大悟!原來這種心理投射效應在我們生活裡無處不在。

說到投射,我想OH Cards歐卡是最簡單有趣又專業的呈現了,歐卡也叫潛意識投射卡,由德國的人本心理學碩士莫里茲·艾格邁爾和墨西哥藝術家伊利·拉曼共同創作而成,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加拿大被用來作為心理學諮商工具。至今已至少21種語言的版本,在全球各地被廣泛地使用。

接下來我們就從一張歐卡圖片開始慢慢來體驗和認識一下,到底什麼是投射呢?

心理投射探索之旅

這圖上畫的是什麼?哪些部分吸引了你的注意?

圖片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情境?

你覺得圖中這個人正在做什麼?

ta發生了什麼事?ta的情緒如何?ta有什麼感覺?

做些什麼會更好呢?ta身邊還有其他人在嗎?

你覺得這個情境發展下去,後續的結果是什麼?

ta有什麼期待?

這讓你想到了什麼?…

回答完這些問題,你會有什麼啟發和行動?

也可以和身邊朋友一起互動,兩人同時看著這張影象卡,相互自由的一問一答,聽一聽彼此面對同一張圖片的描述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結果會發現,雖然你們看到的是同一幅圖片,但你們解讀出來的內容會完全不一樣。

同樣一個畫面,每個人的生命經歷不同,每個人看到的東西都會不一樣,感受也會不同。

通過ta在描述圖片上的故事時,已經把自己的內在心態投射入情境之中了。所以,看起來我們描繪的是圖片,實際上我們描繪的是自己的內心。

例如 :

一個女孩最近剛和男朋友分手,當她看到這幅圖片時她解讀的情景是:一個人在哭泣,很傷心的樣子…

另一個人最近牙齒有蛀牙發炎的狀態,在吃到冷熱的食物時會經常不自覺的用手捂臉,當她看到這個圖片時,她說:我看到了一個人牙疼時用手捂著一邊臉,很難受的樣子…

通過一系列心理學專業的提問技術,我們會發現不管她描述的是什麼內容,都與其自己的生命經驗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張不會說話的歐卡圖片,如果我們把這張圖片裡的畫面換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這個人,可能是你的家人、同事、朋友、另一半或者一個陌生人。

然後我們再想一想,從這個人的身上,又會看到怎樣的故事呢?

不管你看到了什麼,我們看上去看到的是這個人,其實我們卻是通過對這個人的觀察,不自覺地反應出自己的內心結構。

這就是心理學的一個概念:心理投射效應。

投射指的是一種個人將自己內在的價值觀、態度、願望、愛好、情緒、性格特點等特徵,不自覺地反應於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心理現象。

比如:積極投射,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負向投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

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在別人身上,看見的其實是自己。

我們心裡有什麼,我們眼睛裡看到的世界就有什麼。

生活中的投射故事

在學習中老師通過一個小遊戲,帶領我們體驗和了解了投射這個概念。

互動環節我們每個人都分享了一些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關於投射的故事,老師一一幫我們解析,瞬間清晰了很多。

記得當時有位A姐姐講到她和孩子的故事。

她從小吃苦長大靠自己雙手努力拼搏到現在,在深圳有車有房有公司。小的時候家裡沒有很好的條件可以讀很多書,現在隨著公司的發展她越來越覺得走出來學習太重要了。

同時在她的內心裡也有這樣的認知,等我以後有了孩子,我一定給他上最好的學校找最好的課外輔導,學習最熱門的興趣班·····

終於孩子有了,上學後就開始給孩子找各種興趣班,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必需全面發展。她投射性的認為孩子就應該多學點知識不能浪費時間。內心裡還有一點小私心,就是給孩子報這麼多的學習班後孩子就沒有時間玩手機了······

直到孩子因為沒有時間出去玩耍而產生了厭學症狀,老公也因為孩子上學問題意見不統一而爭吵不斷······她不理解自己辛苦付出了這麼多怎麼家裡人全都反對呢?內心很是委曲。

後來老師現場及時的給她梳導後,她才真正的看見自己做的這些事背後的動機,開始意識到自己投射性的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強加給了孩子······原來這些都是自己過去未完成的生命課題,拼命給孩子報班學習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早年間對於上學的匱乏感。

有一位B小姐姐也迫不急待的想分享自己的一個經歷,在一次體檢後醫生告訴她體脂資料太高,建議她減脂,於是她開始每天只吃代餐。

媽媽知道後很擔心她身體機能會下降,影響身體健康。

對她說:我年輕時就是因為太愛美了,整整半年沒有吃正餐,結果有一天加班到很晚直接暈倒在辦公桌上,到了醫院檢查,醫生說嚴重的低血糖,醫生規定以後一定要正常吃三餐。所以媽媽認為女兒一定要正常吃飯才好!她去給媽媽解釋媽媽依然是不聽她的,讓她很是煩惱。

媽媽為什麼這麼肯定呢?因為媽媽自身經歷過不吃飯的後果,所以她也會認定女兒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但其實,她不知道女兒實際上的身體亞健康狀態是怎麼樣的,女兒擔心什麼對未來的打算怎麼樣?這些媽媽都沒看見。

另一個小C在之前工作的經歷中有過被敵對排外的經歷,在之後的職場中她總會有被別人針對的錯覺,甚至覺得自己可能又遇到了不懷好意的同事,其實這可能只是因為對方與你理念不合,做事方式方法與你不同,從而導致你產生心理投射,覺得對方不喜歡你。換種思考方式後,不去自我猜測真誠坦誠的去溝通,你會發現原來身邊的同事真的都很好,完全不是想像的那樣。

······

像這樣子的照鏡子現象,我們每天都在生活的點滴裡呈現著。

投射像一面鏡子

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解讀別人的態度、想法、目的,就跟解讀歐卡圖片的過程一樣,它們就像鏡子一樣,反射出我們內心潛意識的東西,你會不自覺地帶入自己的經歷、情感、感受想法。

與人相處就是一個不斷投射的過程。

投射的過程就如同投影儀把畫面投射到牆上,牆上呈現什麼是由投影儀決定的,如果我們努力在牆上做修改圖畫,是不會改變意義和效果的,因為我們想要改變的資訊根本就不在牆上,而是在投影儀裡,在我們自己的大腦裡。

我們常常無意識地投射自己的東西到其他人身上,好壞兩者都有,然後會莫名產生各種各樣奇怪的誤解和煩惱。

張德芬老師有句著名的名言: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當我們停止投射時,取而代之的是為自己的感覺負起責任,一切只與我有關·····

1653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研究顯示:女人普遍更喜歡瘦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