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個案一:張家口一位適應障礙問題的高一學生家長,一邊嘆氣一邊對我說:“老師,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這之前由於他們夫妻沒有按照我們諮詢中的討論帶養孩子,他們在第2次諮詢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和孩子討論返校的時間,並且強行帶著孩子回到學校,導致孩子再次出現軀體症狀。於是他們又想到了我,再次為了孩子來進行心理諮詢。個案二:一位帶著2個分別是3歲和6歲男孩的媽媽急躁地說:“男孩子太難管,我居然生了倆!”。抱著小男孩的她被大兒子不停地搖晃胳膊,因為他想要吃冰棍,這位媽媽先是堅決地說:“不行!”,接著對大兒子發火,然後“不得不”氣呼呼地帶著他去買了冰棍。個案三:我家孩子幼兒園同學的媽媽打電話跟我傾訴:“小鳥媽媽,你說說,為啥我家的孩子這麼難管?”孩子們還在讀幼兒園時我就委婉地建議她適當給孩子自主,然而她卻堅持要做一個100分的好媽媽,不然她感覺自己是“不稱職”的。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情境在發生著。媽媽們在一起討論時總是感嘆:為什麼我們辛辛苦苦節衣縮食地照顧孩子,為了孩子付出再多也願意,卻換來他們不懂感恩、不知懂事、不願意為自己事情負責的狀態呢?現在的孩子都是怎麼了?怎麼這麼難管?

是的,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難道真的是因為網路發達了,連孩子都集體改變了DNA嗎?他們就不能聽家長的話了?

從心理學角度看,多數所謂難管的孩子,其實都是家長耐心不夠帶養的結果,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家長不耐心帶養,孩子是啥樣的。

很多孩子的情緒狀態沒有那麼嚴重,但也是很暴躁,不服從家長教育的。究其原因,是家長在孩子幼時沒有進行過足夠的共情、理解、陪伴,家長付出的耐心少,孩子原本的情緒無法確切地表達出來,導致他們有被家長誤解和無法被理解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委屈的、無助的。

事實上,當我們看到一個暴怒的孩子,我內心的感覺是好可憐,他無法用語言說清楚自己怎麼了,他只知道自己不開心,想要找到一個發洩的方法讓自己更舒服些。

此時這個孩子並不象他表現出來的那樣有力量,相反,他們的內心已經到了崩潰無助的邊緣。

不懂事,急於拿到自己想要的——品行障礙的心理學意義

孩子之所以不懂事地哭鬧,甚至踢打家長,是因為他內心裡頭有一份焦慮在。他急於拿到自己想要的事或物,又缺少正向交流的方法,於是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

所謂一些孩子的“品行障礙”、“行為問題”就大量出現了。

假如家長在此時能夠共情到他,讓他知道自己懂得他有多麼想要那個事物,那對他來說有多重要,並且家長願意支援他去得到,那麼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會好很多。

缺少感恩父母和他人的意識——無理取鬧背後的需求

有一些孩子不懂得感恩,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享受家長提供的物質生活,這個讓很多媽媽頭疼的問題,其實原因在於孩子小時候,家長缺少有效陪伴的結果。

多數家長只看到孩子無理取鬧地索要不合理的物品,卻看不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實際需求:他們是需要媽媽的關注,才會各種鬧的。假如家長能及時看到他,從精神世界上多多陪伴,一個孩子並不需要那麼多的玩具,花費那麼多的錢去給他買什麼,也不需要在大冬天裡一定要吃冰棍的。

我們把孩子的話當成一回事兒,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我們真正懂得這個話背後的需求嗎?

看到孩子的需求,才是真的把孩子的話認真對待的方式,絕對不是他想要啥你就給買啥。

不懂得規劃人生

常常為了眼前的利益做出飛蛾撲火型的方式,比如自殺、比如熬夜、比如吸毒、比如……

這個世界有太多虛度青春、浪費年華的消極方式了,我們不禁痛惜地問一句:“為什麼不珍惜自己的人生?”

是啊,青澀美好的時光裡,就毫不猶豫地出賣了自己,是因為他們想要一個情緒的出口,想要為自己的生活代言。

而不是一輩子被家長的安排捆綁住。

是的,僅此而已,那麼多讓人扼腕嘆息的故事,看穿了,到最後就這麼一點可憐的需求。

家長能不能給到孩子充分自主,有靜待花開的心態,多一些耐心,在美好時光裡允許他們為自己做些什麼,放手給孩子自主的機會,幫助他們越來越適應這個社會。

決定了孩子是不是願意好好的規劃自己的人生。

不願意為自己的事情負責——索要報酬的孩子

任性又焦慮的孩子,當遇到生命中的不順利,就會反過來指責他們依賴習慣了的父母,彷彿自己的逆境都是爸爸媽媽造成的。

假如家長能夠在孩子小的時候,多付出一些耐心,引導孩子願意為自己的事情負責,那麼他不僅要感恩家長的養育,還要承擔起自己該負的責任。

我家的4年級小男生小鳥同學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適應之後,終於嚐到了用功的甜頭,寫作業能夠坐得住了。這天我出差回來他問我:“媽媽,怎麼我最近表現這麼好,你也沒有表揚我呢?”

我問他:“你為這個家做出什麼貢獻了嗎?”

他想了想,回答:“沒有,我只是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了一些。”

我說:“是的,正是因為你用功學習是為了你自己,並非為了這個家庭做出什麼貢獻,所以媽媽會用讚賞的眼光看你,知道你在成長,但這也只是你在努力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我們不會表揚你的。”

見他沒有反應,我舉例子說:“就好象媽媽在單位做出了好成績,需要你請我吃飯來表揚我嗎?”

小鳥想了想,接納了這個說法,他說:“不需要,因為我們都是在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沒錯,每個人嘗試著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一個家的氛圍就更積極,帶養孩子就更省心省力。

而孩子沒道理的索要表揚或獎勵的時候,家長要把邊界做好,讓孩子明白他要為自己的事情負責,為自己的選擇努力。

負面情緒多——家長的心智模式決定孩子心智的起點

家長的耐心不夠,就會表現為愛訓斥或打罵孩子,同時缺乏有效陪伴。這時孩子會習得家長的某些言行表現,他們也會把指責抱怨掛在嘴邊上,就好象這世界上所有人都欠了他的一樣。

家長自身狀態的調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作用。

要養育出性格好的、情商高的孩子,就要練習調整自己狀態,培養自己的耐心,對孩子進行適合他這麼大孩子的幫助。

家長努力學習修養,提升心智水平,就是提高孩子心智力成長的好方法。

耐心,在於一個有孩子的家長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自閉症兒童的成長如升級打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