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讀者提問

我是全職媽媽,有兩個寶寶,大寶兩歲,小寶五個月,我和我婆婆一起帶兩個孩子,我公公在老家工作,我昨天晚上和我老公發生了爭執,他說我對他的態度對他父母的態度對他朋友的態度以及看待事物的態度,和他想的不一樣,我現在好糟糕,我好難.....

我的回答

<如何看待親密關係中的“被否定”?>

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否定,尤其是親密關係中的否定,更讓我們感到雪上加霜,所以,當你和老公發生爭執的時候,你感覺“好糟糕”。糟糕,就是一種自我否定的感覺,簡單說,你老公否定了你(說你和他想的不一樣)——進而激發了你對自己的否定。

所以,我們“如何看待親密關係中的被否定”這件事,顯得尤為重要。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和你探討:

1.“你和我想象中不同”——這是一種否定嗎?

當你把老公說“你和他想象中不同”當成對你的否定的時候,就代表著你認同了一個觀點:你【應該】和他想象中一樣。所以,當你沒有和他想象中一樣的時候,你就“錯”了

但是,如果你運用智力,對這個前題稍作追究,就會發現這根本是一個偽命題。試問,誰能完全符合別人的想象呢?如果你老公因為你沒有符合他的想象而憤怒,那麼也許,該反思和檢討的人,不是你,而是他——他是不是對你抱有【理想化】的期待呢?這種不切實際的期待,是不是根本就是一個妄想呢

到這裡,也許你會有點恍然大悟:“錯”不在你,為何你要難過?

2.試圖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是你把自己【理想化】了

剛才說到,你老公有不切實際的願望,對你有理想化的想法,並因自己的願望沒有達成,而對你產生了憤怒的情緒。這說明你老公還不夠成熟。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你會“接招”呢?為什麼當別人對你有期待的時候,你就不由自主的想要滿足別人呢?並且還因為沒有滿足別人,而心生內疚和自責,甚至認為自己“很糟糕”呢?

究其本質,是因為你也把自己【理想化】了。簡單說,你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能夠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這是一種很深的【自戀】。

在這裡,我想要簡單解釋一下,”理想化“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我們常常會使用它,來讓自己感到舒服。

3.認同別人對自己的要求——這種思維模式是怎麼產生的?

“別人提出要求——自己就應該儘量滿足”:這其實是一種自動化思維模式。你對老公的認同,源於早年你對父母的認同。簡單說,你和老公的關係,其實是你在童年時和父母關係的翻版。

當你幼小時,必須依賴父母的庇護才能安全長大,所以這成為了你的一種內在模式——渴望討好父母,希望獲得父母的認可,如果父母不認可,你就會感覺自己做錯了。之所以產生這種思維模式,是因為你的父母沒有很恰當的對待你,在養育你的過程中,沒有給到你無條件的愛和接納——他們會向你傳遞一種訊號,當你順從、聽話時,你就是“好孩子”,就會得到父母的獎勵,反之,就是“壞孩子”,會遭到懲罰。

久而久之,你就內化了這種模式。你的【真自我】沒有被很好的發展出來,而產生了一個【假自我】,這個假自我,必須依靠別人的肯定才能活下去。所以,它很脆弱,一碰就倒。就像你這樣,當外界環境一發生變化——比如老公指責了你,你就難過的“想要從樓梯摔下去”。

4.怎麼才能不被別人的否定影響呢?

也許看到這裡,你對自己為何會產生這種強烈的情緒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但你可能更想知道,應該如何不被這種聲音影響呢?

關於這個問題,最根本的答案是,重新構建你的【真自我】,當你的【真自我】堅如磐石時,別人再怎麼否定你、批判你,都很難撼動你內心深處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但是問題在於,構建真自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時,你大概也需要一些具體的指導。所以接下來,我就跟你談談我的建議:

① 認知層面:否定,只是對方的表達

每個人都在用各種方式發出聲音,表達ta自己,表達無罪,但這是自己的事情。比如,你老公表達對你的不滿,這是他的事,他在他的邊界裡發出聲音,而你是否“接招”,其實決定權在你自己手裡。就如前文所說,你“自動化”的接受了他的要求,其實這本應是你自己邊界內的事情,你本來是有選擇權的,只是自己放棄了而已。那麼重新撿起來就好。

② 回到真實世界:分清感受和事實

我們常常被感受打敗,比如被老公否定,就覺得很委屈、憤怒。但是我希望你先從意識層面知道,這是你的感覺,而非事實。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現在的感覺,是由過去的經驗自動化產生的,比如小時候你父母批評你的時候,你也會有羞恥感,並且很受傷。但是現在是真實事實是:你是一個成年人,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人能真正傷害你,比如你老公,他對你不滿又怎樣呢?難道他能決定你的生死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感受是真實的,但也是虛幻的。它們來自生命早期的經驗,但卻與你當下真正的現實不符。

也許你會困惑:難道我就應該我行我素,別人說什麼我都不管不顧嗎?這種想法混淆了兩個概念:接納自己(肯定自我價值)和放棄成長。

接納自己的意思,是客觀真實的接納自己的一切,但不對自己的“缺點”產生羞恥感和自我攻擊。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進步和成長。

所以,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不對自己產生攻擊“,最常見的攻擊就是羞恥感。比如當別人指責你的時候,你一方面委屈憤怒,另一方面也會感到內疚和羞恥。

你可以嘗試尋找自我支援系統,構建真正的自我價值。比如,正確的認識“全職媽媽”這個職業——也許在你潛意識裡,你認為全職媽媽是弱勢的(因為不掙錢),所以你需要動用理性思維,看到自己做全職媽媽的價值所在——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構建孩子的安全感和依戀關係。

你還可以嘗試從相對封閉的小環境(家庭)中走出來,和外界連結,從別人的反饋中,看到自己的資源——你不止有作為妻子、母親的價值,更有作為“社會成員”的價值

當然,最根本的價值,是來自於你作為一個“人”的價值——這種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價值,不以你的年齡、收入、長相、地位等等各種世俗的標準評判,只要你是一個“人”,價值都是平等的。如果你能夠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也許你還會拓展到“萬物皆平等”的範疇。

構建自我價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我希望你能夠嘗試,也許曾經的父母沒有給到你恰當的對待,但是成年後的你,依然可以並應該為自己負責——你可以用接納、寬容、理解、支援的態度對待自己,重新撫養自己。

祝福你。

24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你的家中可能存在的7個能夠增加焦慮感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