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做心理諮詢已經五個年頭了,接觸很多抑鬱症的來訪者,他們總是執著回到過去沒有患病的狀態。

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可是現實情況卻是,患上抑鬱後越希望回到過去只能讓自己深陷衝突陷阱中。

心理衝突作怪

一個人之所以患上抑鬱症拋開生理因素,剩下的最重要的就是性格因素。

而抑鬱症患者內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衝突。根據心理學來看,心理衝突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方向的動機、慾望、目標和反應同時出現而引起的緊張情緒。是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我們每個人都試圖在心裡用過去的認知跟經驗去解決當下的問題,但很多時候過去的經驗並不一定適用當下的情景,但是由於我們已經形成了固化思維,所以很多時候不由自主就用老一套的方法應對當下,最終形成了深層次的衝突。

我們知道抑鬱症患者大部分都是對自己要求過高的人,這是因為很多人從小就在高壓的環境中成長,所以沿用這樣的心理成長的人基本無論生活還是學習應該都是優秀的。

可是患上抑鬱症後,自己的症狀把自己搞得一團糟,這個時刻,過去、現實、理想之間的衝突就開始了:愈發沒辦法接受現實,很想回到過去,也很想走到未來。

最後很多抑鬱症卡在了抱怨上,而且形成一種口頭禪“只要沒有抑鬱症,我一定會更加優秀”

我們沒辦法徹底回到過去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像過去那樣生活,這可能是人的本能,不然為何我們聽到老歌容易久久不能忘懷。

可是現實情況卻是,沒人能夠完全回到過去,你仔細想一下我們成長過程不就像蛇蛻皮那樣嗎?不斷擺脫過去的自己,比如小時候你吃一根冰棒都非常滿足,但長大之後你一個月賺4000都不知足,這就是我們心態隨著年齡的成長在不斷變化。

很多抑鬱症患者,包括過去患病的我都覺得我自己非常厲害,原來自信樂觀,聰明智慧,都是因為抑鬱症害得我,都在幻想沒有了抑鬱症自然會重新牛逼,把所有人都比下去,可能有些人沒有很誇張,但是也至少覺得康復之後各種開心快樂,沒有煩惱。

但是我想說,患病前你也並非這樣厲害,康復之後也不會像你想的這樣美好

千萬不要抱有上述思想,這樣只能給自己增加更多煩惱。

康復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努力接納自己,活在當下

努力活在當下

我記得王陽明曾說:

所謂成熟,就是有這三種心態:不糾結過去的事;專注於當下的事;不憂慮未來的事。

微博上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如果想過的開心,就不要惦記過去,也不要憂心將來,全神貫注的活在當下才最開心。”

我記得自己在最抑鬱的時候曾經這樣告訴自己:每一個明天都是由當下組成的,如果我天天低落和放棄自己,過度執著過去的話,那麼我只能痛苦終身,換一種認知,學會接納自己也許會有不同

後來我選擇接受這一切,就像森田療法中“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那樣,直面痛苦努力生活,雖然痛苦,可是就是這樣我開始發現,抑鬱症並非像我想象的那樣可怕。

大概就是就是堅持了一年,我發現我成長了許多。也徹底擺脫了抑鬱症,我非常認可一句話:“生活像一面鏡子一樣,你是什麼樣的神態,它就給你呈現出什麼樣的神態。”

你只有努力生活了,生活才會給你驚喜。

最後,加油相信你也可以最終成長,活在當下。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20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高中生壓力大的4個生理表現,看看你是否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