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闢謠>

生活中我們認定了的一些“常識”,其實不少都是錯的。很多人將之歸咎於中醫,不過中醫表示:這個鍋我們不背!

傳言一:

晚吃薑等於吃砒霜?

生薑一直是中國菜的核心調料,姜的風味靠的是薑辣素,它是姜酚、姜酮這一類化學物質的統稱。薑辣素可以擴張血管,還有加強心肌收縮、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晚上吃薑可能會帶來一些“燥熱”的感覺,但只要不是拼命吃,對身體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和砒霜更是八竿子打不著。

是否適合吃薑,總的原則是:

1. 風寒病適宜,熱性病不宜;

2. 寒性體質適宜,熱性體質不宜;

3. 陰虛內熱者(表現為口乾舌燥、手足心熱等)、熱盛病人(表現為發燒、口苦、便祕)及痔瘡患者忌服生薑,高血壓患者也不適合多吃生薑。

傳言二:

服藥不能吃綠豆?

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綠豆可以解毒、解藥性。其實,這種說法過於絕對了。綠豆本身是一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解暑生津、利水消腫的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綠豆所具有的解毒功效,其原理就是綠豆中所含的綠豆蛋白、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農藥、汞、砷、鉛化合物結合形成沉澱物,使其減少或失去毒性,並不易被胃腸道吸收。

由此可見,綠豆是可以解一部分藥物及食物中毒的,而不是解藥性。

傳言三:

有傷不能吃“發物”?

生活中流傳著一種說法:有傷口不宜食用雞蛋、魚類、豆腐、韭菜等“發物”,否則會影響傷口癒合。

傷口癒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傷口感染;傷口記憶體在異物;組織受壓缺血缺氧;自身不注意導致傷口開裂等……同時,營養的攝入、免疫力和年齡也是影響傷口癒合的重要因素,有直接影響的往往並不是飲食。

因此,吃“發物”會讓傷口癒合變慢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適量吃一些雞蛋和魚類等精蛋白類食物,還能促進傷口癒合。

傳言四:

男人一定要補腎?

“十男九虛”的廣告宣傳,使不少中年人只要有點腰膝痠軟的症狀,就把它歸罪於“腎虛”。

中醫的“腎虛”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包括腎陰虛、腎陽虛:腎陽虛的症狀為:腰痠、四肢發冷、畏寒,甚至還有水腫。腎陰虛的症狀有:腰痠、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

腰痠雖然是腎虛的表現,但也可能由腰肌勞損或前列腺炎等導致。如果體內陰陽本處於平衡狀態,亂吃補藥就會打破平衡,導致上火、嗓子乾啞、大便乾燥等副作用。即便補腎也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補。

傳言五:

中藥久放藥效好?

一些人認為,中藥越久放,藥效越好。另外,還有部分人覺得囤一些中藥會有升值空間,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多數動植物類中藥在日光、空氣、溫度、溼度等因素影響下,會發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學變化。有些藥還會生黴、被蟲蛀,更加速其品質變化,影響療效。

任何藥材都有保質期,在18~20℃的陰涼條件下,一般可放置半年至一年,最多兩年。一旦藥材品質下降,藥效降低,非但起不到養生作用,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最新評論
  • 闢謠:復原乳是假牛奶?
  • “養生祕訣”大辟謠。不能繼續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