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在燉湯、煮麵、打豆漿的時候,總能看到這些食物表面浮有一層泡沫。
關於泡沫的說法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這層浮沫是精華,需要保留,也有人說裡面是有害物質,吃了有害需要去掉。
泡沫裡的主要物質
我們常吃的食物裡面,含有許多有機物質,其中一部分對水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在燉煮、攪拌、搖晃的過程中,會產生泡沫。
比如蛋白質,我們在燉湯的過程中,表面會產生濃白的泡沫,這層泡沫的主要成分就是可溶性蛋白質。
蛋白質具有很強的起泡性,在煮飯煮粥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泡沫。
除了蛋白質,還有一種常見的起泡物質——皁苷,這是一種天然的表面活性劑,其水溶液在煮沸和震盪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持久的蜂巢狀的泡沫,對人體無害。
需要注意的泡沫
泡沫裡雖然含有營養物質,但是有的泡沫會影響食物的口感,甚至可能會造成中毒的風險,下面三種食物的泡沫需要多加註意哦。
/ 燉肉的泡沫 /
燉肉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泡沫,雖然泡沫中大部分都是蛋白質,但是也有動物的血液和油脂溶在其中。
尤其是初燉的時候,會有更多的血沫和渣滓溢位來,不僅會產生難聞的氣味兒,還影響食物的口感。
初燉的時候,建議把泡沫撇出去,在後面的燉煮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濃白的泡沫,這層泡沫多為蛋白質,和油脂,保留下來湯味兒更鮮美。
/ 豆漿的泡沫 /
當豆漿加熱到80℃到90℃時,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遇熱會膨脹,泡沫會咕嚕咕嚕冒出來,這是一種“假沸”現象。
因為豆漿裡含有一種叫做“皁苷”的物質,它是豆漿的主要營養物質,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所以無需撇去。
但是皁苷的起泡性很強,一旦出現泡沫,就有人誤認為豆漿已經沸騰而停止加熱,飲用沒煮熟的豆漿會導致嘔吐、拉肚子等症狀。
這時候就需要繼續加熱,直至泡沫和豆腥味兒消失,等到真正煮沸的時候再喝。
/ 火鍋的泡沫 /
冬天是吃火鍋的大好季節,各種肉類、蔬菜往火鍋裡一涮,吃起來是又香又爽,但是大家沒注意的是,各種食材裡含有蛋白質和皁苷,會導致火鍋裡出現泡沫。
這些泡沫裡含有脂肪、血水和雜質,建議把泡沫撇去。火鍋煮得越久,鈉、嘌呤、脂肪的含量就越高,可千萬要忍住不喝火鍋湯啊。
可食用的泡沫
雖然有些食物的泡沫需要稍加註意,但也有很多食物的泡沫可以放心食用,品品姐甚至覺得有些食物的靈魂就在於泡沫,比如啤酒和咖啡。
/ 果蔬汁的泡沫 /
榨出的果蔬汁表層總會出現一層泡沫,這層泡沫是果蔬中的營養物質,雖然會影響顏值和口感,但是食用也無妨。
但是品品姐要強調的一點是,與新鮮果蔬相比,大部分果蔬汁產品中損失了大量的膳食纖維,且一些有益的成分在榨汁過程中因不能及時溶出而隨果渣廢棄。
榨果汁費力氣又損營養,樂姐還是選擇吃新鮮的水果吧~
/ 煮粥和麵條的泡沫 /
大米和麵條裡面都有蛋白質,在煮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泡沫,這層泡沫就是蛋白質包裹空氣形成的。
再者,大米和麵條裡面富含澱粉,在烹煮的過程中會變得粘稠,而這種情況下就更容易產生泡沫了。越是粘稠,產生氣泡的可能性就越大。
無論是麵條還是大米,上面產生的氣泡都是對人體無害的,可以放心食用。
/ 茶水的泡沫 /
茶水錶面會產生泡沫,是因為茶葉裡面富含一種叫做“茶皁素”的物質,它是一種天然表面活性劑,起泡能力強,茶水在震盪的過程中,就會起泡。
科學研究表明,茶皁素具有良好的消炎殺菌、止癢鎮痛的作用,更可以用來促進腸胃活動,調節血糖,有益健康。
/ 咖啡的泡沫 /
咖啡中形成泡沫的成分有很多。烘焙咖啡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就能形成氣泡,而氣泡的外膜是咖啡的蛋白質或多糖類。
就連不同的喝法也會產生泡沫,比如卡布奇諾和拿鐵,上面的一層泡沫是由牛奶產生的。
總之,不論是咖啡還是牛奶產生的泡沫,都對人體無害,可以放心盡情享用。
/ 啤酒的泡沫 /
可能有人會擔心啤酒的泡沫中富含嘌呤會增加尿酸生成,但其實不是的。
啤酒在發酵時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裝瓶時又充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另外,啤酒花、麥芽汁和酵母菌等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並溶解在啤酒中,因此產生了獨特的起泡現象。
但是痛風患者一樣不適宜飲啤酒,因為啤酒中的乙醇和鳥苷酸一樣會增加體內尿酸,加重痛風
所以關於泡沫,
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大多數的泡沫還是美味的,
但是最後品品姐還是要提醒一下,
初燉的肉、“假沸”的豆漿,
我勸你先別急著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