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坊間流傳一種說法,說是“飯後不能吃水果,不然會肚子疼”,此說流傳甚廣,甚至見於某些授人健康知識的科普讀物之中。
曾有人疑惑:偶或在餐後吃點水果,似乎也未肚子痛,為什麼?
考察這個說法後面的原理,應該是“食物入胃,需有1~2小時的消化過程,而後才能排出,若飯後即食水果,必被先期食入之物阻滯胃中,水果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因其中多為糖分,即碳水化合物,在胃中消化產生二氧化碳,因而引起胃脹、腹痛”等等。
此種解釋有物理的、化學的理論基礎,似乎證據確鑿。不過若稍了解些人體生理學,便可發現此說的不正確。
食物的消化過程始於口腔,牙齒將食物咬碎,拌以唾液使之易於吞嚥,唾液中的澱粉酶開始消化澱粉使之分解為葡萄糖。食物經食管進入胃中,胃是一個不斷蠕動的器官,其作用是將先後食入的食物與胃液攪拌在一起,成為糊狀,稱為食糜。食物與胃液充分接觸,胃液中所含各種酶類,如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對食物起到消化的作用。這個過程確需1~2小時或更長一些的時間,然後胃的出口,即幽門開放,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糜進入十二指腸。食糜在十二指腸中又有胰液與膽汁的加入,使食糜進一步消化,並向空腸、迴腸轉送,空腸、迴腸中的有益菌類亦參與了消化食物的作用,然後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被腸壁上的“絨毛”吸收,並輸送至肝臟進行一系列的生化代謝而終為人體所用。
不被吸收的食物殘渣則進入大腸,最終成為糞便排出。
在這一系列的敘述中,與本文話題相關的是:“胃是一個不斷蠕動的器官”,它將“先後食入之食物與胃液攪拌在一起”。所以“飯後”吃進來的水果,只要胃中食物還在,便也“不分先後”地與先吃進來的食物混在一起了,並不存在被“阻滯”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的問題。
若說水果多糖分,其實米飯、饅頭、麵條中的澱粉亦屬糖分。水果中的果糖,一如米麵中的澱粉需轉化為葡萄糖方能為人體利用,並非在胃中即能徹底消化。
食物經消化吸收之後,多需在肝臟中經過一系列的生化代謝,方能成為“為我所用”的物質。水果等碳水化合物最終才能轉化為二氧化碳與水經肺、經腎排出體外,並非在胃中即能產生二氧化碳與水,以致胃脹、腹痛的。
這便是許多人飯後吃了水果並無任何不適的原因。
水果含豐富的營養素,提倡每人每天吃200~300克水果,至於什麼時間吃、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其實悉聽尊便,是用不著過於講究的。
在健康資訊裡,此類似是而非的說法不少,以致常有“闢謠”之需。這些說法不斷產生,而且很容易傳播,要清除其影響卻是不易。
比如前不久網上忽然傳出:洗澡時不能先洗頭,不然便會發生“腦溢血(腦卒中)”!謂是洗澡時若熱水先接觸頭部,熱脹冷縮,於是頭部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擁向頭部,於是血管破裂便發生腦溢血云云。此說令許多老人大吃一驚,因為歷來洗澡皆是自上而下,先頭後足的,於是慶幸自己無恙,並趕緊通知老友……熱脹冷縮是小學生的常識,但人腦在腦殼之中,人的體溫恆定,腦部血管的舒縮豈是淋在頭上的熱水所能左右?何況沐浴的水並不會在頭上滯留,而是早已淋溼全身,又何來獨是腦血管擴張以致發生腦溢血呢?
凡此種種,看來作此說者,固屬善意,但顯然缺少了些醫學知識,以致“似是而非”。
關乎民眾健康之事,大事也,醫務同仁宜多關注,多做正確的宣傳解釋。媒體同仁亦宜多些辨別能力,勿誤信、誤傳,則民眾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