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亞大學的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和維羅納大學的一位神經外科醫生聲稱,大腦與宇宙很相似。這兩位義大利研究人員提出了星系-大腦理論,可謂出神入化。他們說,可感知的宇宙結構與人類大腦的神經元網路驚人地相似。
博洛尼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佛朗哥·瓦扎和維羅納大學的神經外科醫生阿爾貝託·費萊蒂記錄了星系的宇宙網路與人腦中複雜的神經元網路之間的巨大相似之處。研究人員稱,這項詳細研究發表在《物理學前沿》雜誌上,顯示人類大腦在規模上相距約27個數量級,而類似地,宇宙網的組成也顯示出相當水平的複雜性和自組織性。
大腦本身包含大約690億個神經元,而可見的宇宙至少由1,000億個星系組成,像網狀網路一樣串在一起。有趣的是,星系和神經元僅佔宇宙和大腦總質量的30%左右。此外,星系和神經元都像珍珠一樣排列在長串上。
從兩個系統的共同特徵開始,兩位研究人員檢查了與大腦皮層和小腦部分相比的銀河網路模擬。他們的目的是檢查物質變化如何傳播。
就星系而言,剩下的質量的70%是暗能量。而相當於人類大腦中的水。
博洛尼亞大學天體物理學家佛朗哥·瓦扎和維羅納大學神經外科醫生阿爾貝託·費萊蒂記錄了宇宙星系網路和人類大腦中複雜的神經元網路之間的非凡相似性。研究人員稱,這項詳細的研究發表在《物理學前沿》雜誌上,展示了人類大腦在規模上大約相差27個數量級,而同樣,宇宙網的組成也顯示出相當的複雜性和自組織水平。
大腦本身估計包含690億個神經元,而可見的宇宙則由至少1000億個星系組成,像網狀網路一樣串在一起。更為有趣的是,星系和神經元都只佔宇宙和大腦總質量的30%左右。此外,星系和神經元都像長繩上的珍珠一樣排列在一起。
從這兩個系統的共同特徵出發,兩位研究人員將星系網路的模擬與大腦皮層和小腦的部分進行了對比研究。他們的目的是檢查物質變化是如何傳播的。
在星系的情況下,其餘70%的質量是暗能量。而在人腦中等價物是水。
"我們計算了兩個系統的光譜密度,"佛朗哥·瓦紮在一份關於實驗的宣告中說。"這是宇宙學中經常採用的一種技術,用於研究星系的空間分佈。我們的分析表明,小腦神經元網路內波動的分佈在1微米到0.1毫米的尺度上,遵循了宇宙網中物質分佈的相同進展。"他補充說,"當然,是在更大的尺度上,從500萬光年到5億光年。"
源於每個節點的交織連線數量也是奇怪的相似,引發了研究人員的進一步興趣。
"結構引數再一次確定了意想不到的一致水平,"阿爾貝託·費萊蒂在宣告中說。"很可能,兩個網路內的連通性是按照類似的物理原理演化的,儘管調節星系和神經元的物理力量之間存在著顯著而明顯的差異。"
該團隊預計,他們的初步研究可能會帶來新的分析程式,推進有關宇宙學和神經外科的知識。這將使科學家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成分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的。
資料:
1、賈斯汀·麥克拉克蘭《心靈釋放時光》
2、《物理學前沿》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