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它的執行狀態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心,於月球軌道成功分離,並將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登陸。呂姆克火山是月球上最年輕的火山,這裡的月壤具有極大研究價值,那麼問題來了,嫦娥五號發射的時候還能搭載火箭,可是回來的時候又該如何?月球上並沒有火箭和發射塔,當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壤以後,又該如何安全返航呢?
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在月球軌道成功分離,接下來的任務便是登陸月球,進行月面巡視,並完成月壤取樣工作。隨後攜帶月壤返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該過程的完成與探測器結構有關,那麼你瞭解嫦娥五號的組成結構嗎?據瞭解,嫦娥五號主要由,上升器、著陸器、軌道器、返回器等四部分組成,包攬地面任務以及月面任務。
並且著陸器也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升器與著陸器主要負責重要的月面工作,這處結構對探測器返航至關重要。有很多人說既然已經能夠發射探測器到月球,那麼怎麼去的便怎麼回來?但是令人頭疼的是月球上可沒有火箭也沒有發射塔,難道只能有一張單程票嗎?當然不是,想要完成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最後一步“回”,就勢必要解決“有去無回”這個難題,那麼嫦娥五號究竟是怎樣返回地球的呢?
根據探測器結構功能瞭解,大部分探測器都擁有和嫦娥五號類似的結構,例如美國著名的阿波羅11號,它完成了世界第一次載人登月任務,同樣面臨過類似返回問題,但是它與嫦娥五號的返航過程幾乎一致。1958年阿波羅號搭載土星五號升空,在沒有發射臺的情況下,透過多結構設計進行多次分離、對接,最終完成地面返回任務,整個過程更多依賴的是人工調整。
而嫦娥五號則不同,因為本次嫦娥五號採取月土之旅,首次採用了無人對接技術。登月艙和返回艙實現了全自動對接自動完成登月挖土、封裝等步驟,在探測器著陸以後,著陸器被拋棄在月面,而上升器在月球進行點火起飛,攜帶月土樣本進入軌道與軌道器對接。
並將月土轉移至返回器,完成轉移工作後,軌道器與返回器便將會丟下上升期,一齊點火加速,以高達2.4千米每秒的速度返回地球。而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返回器開始與軌道器分離,獨自加速進入大氣層透過彈跳方式返回地球,最後於中國內蒙古大草原降落,這個過程便是嫦娥五號取完月壤的返航過程,甚是精彩、令人震撼。
嫦娥五號是我國深空探測專案的重要一環,目前已成為令世界矚目的焦點,嫦娥一號、二號探測器完成“繞”,嫦娥三號、四號完成“落”,而如今嫦娥五號即將完成“回”的任務,給嫦娥探月工程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幾十年宇宙探索計劃中,中國的每一步都穩紮穩打、小心謹慎,如今才得以彎道超車其它航天大國。嫦娥五號將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以雷霆之勢返回地球,把珍貴的月壤帶到我們面前,你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