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圖為日本隼鳥探測器探測小行星“龍宮”

對於航天愛好者來言,今年的冬季可謂是驚喜連連,先是嫦娥五號探月,隨後是天問一號春節前後將抵達火星,而現在又是有關日本探測小行星“龍宮”的訊息。12月6日凌晨時分,日本“隼鳥”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在等待一週之後傳來了日本宇航局確認其探測任務已經完成,太空岩石樣本帶回了地球。

圖為日本在澳大利亞伍默拉試驗場發現的返回艙

日本苦盼許久,然而等來的卻不是好訊息。在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沒返回之前,就一直存在能帶回多少樣品的爭論,有人說估計重量大約為100克,因為從技術上來說,隼鳥2號是改進版本,其效能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那麼究竟有多少重量的外太空樣本呢?

12月14日,日本工程師們在日本宇航局的一個無塵室裡打開了樣本容器,隨之映入眼簾的是,樣本容器開口處出現一顆黑色顆粒物,日本宇航局稱這些黑色顆粒有證據表明來自於小行星“龍宮”。從示波器相機拍攝的照片來看,容器看起來是比較空晃晃的,可能沒有多少的樣本,與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相比差遠了,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圖為樣本容器開口處發現黑色顆粒

那究竟是嫦娥五號和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孰優孰劣?

其實中國要和日本相比,確實可比性不太大,因為我國的航天領域是完全自主的,而日本卻是在美國的航天體系下去承擔一些單項任務,不謀全域性的,與其整個國家的發展戰略一致。

兩個天體引力的不同,小行星的引力要比月球小的多,日本隼鳥2號登陸時並未出現姿態控制失誤,只需要做好發動機反推控制就行,然而月球引力較大,嫦娥五號探測器要想實現成功實現軟著陸,控制要求精度確實比日本要高,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想,小行星的距離地球比月球要遠的多,測控訊號傳輸上的難度要比我們高,距離越遠訊號衰減的速度越快。

從兩國航天發展起點來說,日本這次利用了澳大利亞、美國和阿根廷的測控站,連炮轟“龍宮”採集樣本時,都是依靠美國的深空網,而中國完全是自主自強的,探月的一些難題都是自己解決的,所以說一個是自立自強,一個是靠美國,這是無法比較的。

從這三點說明,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真的沒有可比性,也沒有什麼比較的意義,雖然中日兩國經濟體量相差不大,但是完全是走不同的道路,我們要做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讓中國這顆航天大樹茁壯成長!(清風)

22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天上飛的核反應堆!俄國人的瘋狂之舉,或將實現星際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