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南方+12月17日訊】綜合外媒報道,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表面土石樣本於當地時間星期四12月17日凌晨,成功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而上一次人類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還是40多年前,中國也成為全球第三個實現月球取樣返回能力的國家。世界各個航天大國對此反應不一,有的點贊祝賀,有的毫無表示,還有的陰陽怪氣。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后,最開心的要數歐洲宇航局(ESA)了,這主要是因為ESA參與到了嫦娥五號返回任務中,並一直向中方提供嫦娥五號的最新位置資料。在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后,ESA開心地在社交媒體打出“Welcome home, Chang’e 5!”(歡迎回家,嫦娥五號!)。ESA的下屬賬號ESA Operations(ESA運營),一直在嫦娥五號任務中實時關注最新任務進展,特別是ESA的西班牙地面站一直在協助中國國家航天局追蹤嫦娥五號返回器的位置,直到嫦娥五號進入大氣層。歐洲太空總署(ESA)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Karl Bergquist)週三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祝賀並期待嫦娥五號凱旋,他認為中歐近20年來的航天合作顯示了“科學無國界”,具有重要意義。

相對於歐洲的熱烈歡迎,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俄羅斯、以色列、印度幾個國家的航天部門就有意思多了,比如無論發生什麼都毫不理睬只管自己發射火箭的俄羅斯宇航局,以色列宇航局旗下的官方推特賬號以色列登月“Israel To The Moon”12月6日曾發過祝賀嫦娥五號任務的報道,之後就一直在關注自己的登月專案計劃。而澳大利亞和英國則對嫦娥五號任務徹底裝聾作啞,特別是由於英國已經脫歐必須離開ESA,因此英國宇航局在推特上的主要任務是:招聘。而澳大利亞則在推特上高興地宣佈:給孩子們的準備的澳大利亞太空探索中心(ASDC)即將完工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則一直在關心自己在12月17日的火箭發射任務。

以色列方面曾祝賀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樣品

英國則在招聘

印度在準備自己的衛星發射任務

相比顧左右而言他的其他國家,美國和日本的態度則有意思得多,比如日本航天航空局(JAXA)就在首頁展示了太空探測器“隼鳥2號”發回地球的密封艙,2014年飛向太空的“隼鳥2號”,分別於2019年2月和7月,在小行星“龍宮”著陸,並在含有碳的這顆行星上採集了部分樣本。據共同社報道,日本宇航研發機構(JAXA)12月15日舉行線上記者會,介紹在“隼鳥2號”密封艙內發現的黑色沙粒樣本。教授津田雄一表示,“已確認密封艙內有顯然是在‘龍宮’採集的相當數量的沙子”。他說隼鳥2號“100%完成了取樣送回地球的任務”。而NASA則屬於陰陽怪氣最頂級了,比如在嫦娥5號返回地球后,NASA就表示即將執行重返月球的載人航天任務,顯然並沒有將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當作一回事。更有甚者,美國NASA旗下眾多賬號中僅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對此進行了迴應,而與其說迴應倒不如說是嘲諷。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就表示:中國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將月球樣本帶回了地球,而上一次完成這樣的壯舉是1976年的蘇聯“月球”24號飛船任務。

日本大談自己的“隼鳥2號”

美國NASA在談自己的登月計劃

只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對此事進行了迴應

美媒稱,原本許多人希望中美之間的航天競爭可以轉變為合作。但是,目前NASA與中國航天局或中資公司的直接合作受到了政治限制。因此在不久的將來,美國的行星科學家可能無法分享到嫦娥五號收集的月球岩石所帶來的科學收穫,而這些岩石來自比以前美蘇採集到的月球樣本年輕得多的區域。而在未來幾年裡,對中國新獲取的月球岩石的合作研究限制,將會令許多美國科學家失望。“它們代表著月球歷史上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肯定能幫助我們瞭解月球的演變,”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土木工程和地質科學教授克萊夫·R·尼爾(Clive R. Neal)寫道,他說自己很樂意得到研究這些新樣本的機會。“可惜,”尼爾在郵件中補充道,“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了。”這句話後面接了一個悲傷的表情符號。

校對曹柏英

2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男子自稱來自2030年,通過了測謊儀,穿越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