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地球上會不會曾經有過人類文明,後來滅絕了,又重新開始重複這種輪迴?我覺的這種可能性是有的。畢竟40多億年的歷史,人類的出現也是近幾百萬年才出現的事情。而且就人類現在發展的情勢來看,人類被自己滅亡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人類的飛速發展是近500年的事情,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同時對地球的資源的掠奪,對環境的傷害也已大大出乎了人類本身的意料。原子彈的爆炸,病毒的肆虐,各種傳染病盛行,農藥的使用,化石能源的無節制使用,溫室效應的加劇,戰爭和衝突的頻發,人口爆炸造成的資源掠奪等等,這些問題雖然不能夠立即使人類陷於滅亡,但是卻嚴重惡化的人類的生存環境。
那些說人類一定會滅亡的或者一定不會滅亡的我都嗤之以鼻。因為在我看來,宇宙把主宰地球的鑰匙放在人類的手上,就是給了人類決定自身前途的自由。有人說過,即使人類把地球破壞得一塌糊塗,只要人類停止活動1000年,地球又會重新恢復當初的樣子。對嗎?其實是對的,人類所謂的科技發展,征服太空,統治宇宙等等完全就是嬰孩玩玩具一樣。跟宇宙的浩渺比起來,制止人類的小打小鬧只需要一個小行星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現在談談我自己的看法,究竟怎麼樣才能使人類在宇宙中儘可能長地存在。
現階段,人類的滅亡有兩種可能,或者自己消滅了自己,或者自然消滅了人類。人類自己消滅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在這個地方說消滅也不合適,因為即使是原子彈把整個地球毀滅一遍,也總有作惡者倖存,但是他們的存在必須要承擔自己惡行的後果,就像人類吃了打了激素的食物一樣,所有的惡行最後都會回到施暴者身上。現在的新冠病毒肆虐,我不知道跟人類的行為有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沒有政府的有力舉措,如果此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那麼這個地球不就成了人間煉獄了嗎?而今國外的疫情如今如此嚴重,一個國家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這就更加說明了人類的危險處境。
所以說,“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擺在每一個政府面前的話題。社會學中有一個螃蟹效應 ,描述的是,用敞口的藤籃來裝螃蟹,一隻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多裝幾隻後,就沒有一隻能爬出來了,不因為別的原因,就因為相互扯後腿的緣故。不要以為人類比螃蟹高明多少,現在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爭奪,戰爭,透過壓迫和掠奪別人實現自己的發展等等,不都是螃蟹效應的深刻反應嗎?人類想要儲存自己,必須要把彼此的福祉放在心上,而不只是關注自己的利益。這是人性的悖論,也許要依賴歷史的發展,也許要依賴境界的極大提升。
自然要毀滅人類,方法很多。恐龍滅絕起源於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引起的海底火山大爆發,氣候異常等原因。在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地球是唯一的一顆宜居星球。如果地球遭到小行星的毀滅,人類的滅亡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至於說什麼外星人入侵等等,基本不要考慮,我相信一個比地球科技更加先進的文明是不會將人類消滅的。人類對他們來說肯定還有著更高的意義。就像人類也沒有將雞鴨鵝,狗豬馬等滅亡一樣。
那人類能夠永存嗎?首先說明一點,作為個體,我是不相信個體的人能永生的,如果那樣,人類自己就會把自己給滅亡了。但是人類作為一個群體能否能夠永遠存在的宇宙當中呢?我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小,但是也不是說沒有。關鍵在於人類的進化能否能夠適應在宇宙中獨立生存。人類目前的生存要求太高了,需要有適宜的溫度、水,還要有潔淨的空氣和食物。地球是不太可能一直不發生變化的。我一直非常喜歡《三體》中常偉思將軍對王淼如是說的話:
“是的,整個人類歷史也是偶然,從石器時代到今天都沒什麼重大變故,真幸運。但既然是幸運,總有結束的一天。現在我告訴你,結束了,做好思想準備吧。”
是的,人類的歷史才500萬年,跟上百億年的太陽系比起來,真是彈指一瞬的時間。所以,人類如果如果真的能夠作為一種文明永存,就必須寄託於人類的進化或者自己的科技手段改造自己,使自己能夠適應真空環境,而且能夠透過科技手段自由轉換物質製造食物,能夠充分利用能量,實現遷移等等,這是我的構想。所以說,科技的發展還是需要的,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文明,不發展科技,就是把命運完全交給了自然。
那人類要注意些什麼呢?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而且社會的發展究竟是往什麼地方走?這些都有很大的變數。人類的發展其實是跟人生一樣的,並沒有清晰的願景可以預見,只是說有一個模糊的規劃。人類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掌握在集體的意志裡面,人類的福祉、幸福、前途在於人類自身制定的制度、文化和抉擇當中。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反對干預自然,改造世界。老子更是說出了“天地之間,其猶橐蘥乎,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話。說道家的觀點消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子的意思就是,反正人類總歸有一死,所謂物壯則老,不如致虛守靜,才能長生久視。但是人類如果真的希望永存,就必須要走出去,要發展。但是,我們也必須重視老子給我們的警告,不能因為過度激進而毀了自己的文明。
哲學上有一種思想,叫自然目的論。它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宇宙創造人類更有其自身的意義。這雖是一種唯心論的觀點,但是這種觀點的邏輯是完善的。如果自然有目的,他既然允許人類發展,就必然有人類存在的意義。我自己也一直把人類當作是自然和宇宙的靈魂,就像人的思想對於人的軀體一樣,宇宙是冰冷的,而人類是活動的。人類在探索宇宙的過程,就好比靈魂不斷認識自我的過程。人類毀滅了自己的地球,就相當人的自殺。因為人生世間,是有自由意志的。所以人類怎麼對待地球母親,是一個很值得思索的問題。你既要利用地球,也要保護地球,地球就像母親一樣,她有她的奉獻,但是人類也不能無節制地攫取。
把科技限制在不破壞地球,不毀滅自身的範圍內,同時充分地注重溝通協調,不要讓文明毀滅在自己的內鬥當中。人類既是瘋狂的,也具備足夠的理性。如果有幸,我希望有一天人類變得非常強大的時候,那個時候人類也不需要依賴地球而生存,但是仍舊會像贍養母親一樣把地球儲存好。如果人類真的能穿越上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塵埃,到達未來。在太陽系的生命結束之前,人類一定有足夠的智慧和善意對待自己的老母親,對待自己在襁褓期瘋狂索取的母親。因為沒有當初這顆藍色的星球,一切的文明都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