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的月球取樣返回一氣呵成,可謂完美。隨後也宣佈了從火星取樣返回的未來計劃。過去的月球取樣返回包括有人和無人模式,畢竟在四五十年前已經做過。而火星取樣返回卻是實打實的前無古人。如果能夠完成,那麼將是全人類能力的一個新高度。那麼能夠用嫦娥5號現成的技術,甚至現成裝置,能不能也完成火星取樣的任務?如果目前的技術還有差距,那麼又差在哪裡?其實月球和火星本身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月球再怎麼說只是地球的衛星,是比地球低一個檔次的存在。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可能有直接的“血緣”關係。而火星是和地球完全平級的太陽系大行星。距離也在5500萬到4億公里之外。火星的起源應該和地球基本同時,但是相互之間關係可能並不大。而且火星也是人類在太陽系中最可能,
實現大規模殖民的外行星。因此火星取樣返回的意義更加重大。其實對外星取樣來說,5億公里之內的距離並不是太大的問題,距離遠了只不過需要多飛行一段時間,通訊延遲也可以克服。而且地球和火星之間的太陽輻射比較穩定。輻射的熱量和光能仍然可以滿足攜帶太陽帆板的遠端探測器有足夠的電力工作。因此用於月球取樣的帶太陽帆板的裝置,在地球和火星之間仍然可以正常的使用。而取樣、封裝和打水漂返回的返回器也可以繼續使用。真正的差異,在於月球和火星的引力不同,導致脫離兩者引力的逃逸速度不同;再就是火星有大氣層,而月球沒有。因此軟著陸兩者的方式和脫離兩者的再起飛體的設計也要有所差異。火星的直徑不算小,基本是地球直徑的0.531倍。也就是火星直徑比半個地球稍大。
現在嫦娥5號奔月前的4器合體總重8.5噸以下。用來火星取樣返回恐怕燃料不夠,最主要在從降落火星取樣後上升這段。如果取樣總量還是幾公斤到十幾公斤的級別,那麼需要從火星表面起飛後的上升體自重至少在3噸以上。那麼從地球起飛時全部奔火體自重至少需要15噸左右,這需要2個嫦娥5號大小的飛行器。而胖5火箭的地火轉移發射能力最大不超過6.5噸,因此一次性發射必須還要推力更大的921大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