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下午,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成功新聞釋出會上,
“中方是否願意將月球土壤分享給美方的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
吳總指揮十分克制,且機智地將問題拋回去:“早在2011年,美國NASA就單方面終止與中方合作,這個主要看美方的意願。”
這句話,總共有兩層意思:
第一,以前美國目中無人,想咋就咋,現在我國有能力自己幹成這件事,沒道理再去看美國的臉色,再說也不稀罕;
第二,路透社你這個小夥子有點挑事的意思呀,眼看著中國航天事業日益崛起,就來問這種“明知故問”的問題,那麻煩你去問問你英國的盟友兒,看看美國咋說(當然說了我也不會聽)。
古人有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教我們做人要謙遜,不能仗著自己的優勢,反而頤指氣使地去要求別人。但從最近一個時期的中美關係來看,美國,甚至大部分西方國家都不懂這句中國古訓。而中美關係的惡化,也是美國在單方面地出爾反爾。
一方面,冷戰軍備競賽,讓美國在航天方面的科技突飛猛進,儼然成為一霸,它很享受這種做大哥的感覺,而且在核心技術不分享的前提下,也樂得有一群人幫助它們。
也正因為如此,就見不得別人的好。
另一方面,中國航天事業從1956年起步,到發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僅用了14年,成為第一個能夠觸碰外太空的發展中國家,對此,美方也挺意外的,但畢竟有能力的國家少,也就不在意。
之後的50多年裡,中國航天事業隨著國力的增強,開始嶄露頭角,隨著2008年神舟七號發射成功,在航天領域,中國的話語權也多了起來,這就讓有些人看不順眼了。
於是,在2011年的美國聯邦預算中,時任美國議員Frank Wolf(弗蘭克·狼)引入了一個條款,禁止NASA、白宮、科技外交辦事處與中國發生任何聯合科研活動。
共和黨議員Frank Wolf
當時,共和黨議員Frank Wolf表示,不能給中國任何機會利用美國技術。
神奇的是,國會通過了這項提議,而且以更加“何患無辭”的理由,將中美航天科學合作的道路給截斷了。
探索更遙遠的深空,將需要投入鉅額資金和國際間的合作。然而,對NASA來說,中國將不可能成為它的合作伙伴,至少在下個財年是如此。
鑑於中國的網路威脅和間諜活動,國會批准的下一財年撥款法案中包含了一個條款,禁止NASA與中國開展任何科學合作。
條款明確禁止NASA和白宮科學與技術政策局使用聯邦資金,以任何形式與中國或中國國有企業合作或協作開發、設計、規劃、宣佈、實施或執行一個雙邊政策、計劃、訂單,或合同。
從當年(2011年)11月“天宮一號”的升空,可以看出美國的這次“國際霸凌”,結果卻是適得其反的。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對接
沒有了所謂學霸的幫助,中國人自己的航天事業反而更加蒸蒸日上。距離空間站發射9年時間,就能夠從月球上帶回來點“土特產”,這一點說不服都是假的。
但是,也可以看出,美國根本不懂得“合作共贏”,它們注重的都是眼前的薄利。隨著中美關係的裂痕越來越明顯,可能讓美國明白“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只能到超過它的一天了。
科學研究本該無國界,但有了牆,就有了戒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是:
探索外太空,擴充套件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
和平利用外太空,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
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
從2011年美方禁止NASA與我們合作開始,中國航天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神舟、天宮、嫦娥、天問、北斗、長征,這些名字不僅在國內路人皆知,在國外也逐漸聲名鵲起。
壟斷、築牆、威脅,這些伎倆早已被美國用了不知多少遍,但越是如此,中國航天人的衝勁就越足,每一次進入太空遨遊,都如同在打弗蘭克·狼的臉。
嫦娥一號模型
科學研究,本該是無國界的學術探討,而某些國家用此作為一種政治手段,就比較低劣了。事實上,它們更齷齪,退群、變臉、挑釁,一步步將一個“強盜”的嘴臉表演地惟妙惟肖。
在學術的汪洋中,築起一堵厚厚的隔斷之牆,看似能夠阻擋資訊共享,但它們沒有想到的是,學術之海的平面,不再是100年前的樣子,終有一天它會超越牆體,到達更高的地方。
而這種牆,就如同“刻舟求劍”一樣,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可否認,美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確實獨佔鰲頭。與之相比,中國航天事業才進入成熟初期,所要做的努力還有很多。
嫦娥五號模型
看到差距,但不畏懼,這是中國航天人的信心。
自主創新,引領未來,這是中國航天人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