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成功從月球取土迴歸,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應該是一個怎麼慶祝都不為過的勝利時刻!然而我沒有在媒體看到刷屏的慶祝,遠遠沒有晶片的亂局引人注目。
![](http://timg.juduo.cc/2020/12/ff7b58929ca945a990a9cf849dcb3c57.jpg)
從武漢弘芯到國際中芯,將受益到底何許人也?導致晶片狂人也要辭職?美國用晶片打壓我們,華為無奈賣榮耀,現在連汽車也將缺晶片?
為什麼我們更多人關注晶片而不關注嫦娥?
想想其實也很明白,嫦娥的迴歸雖然意義重大但和我們普通人沒什麼相關性,也就是沒什麼影響;但晶片對我們所有人都影響很大,所以我們更關注晶片。
但從嫦娥的成功我卻看到了另一面,那就是我們的晶片突破很可能不會成功!
嫦娥的成功可以說是舉國之力不計利益不計成本的無條件投入,上一次這樣的投入還是兩彈一星時的突破,這充分說明我們如果下決心搞技術,沒有我們搞不了的技術!也許在技術創新突破上靠這樣搞不一定行,但如果只是追趕已有的先進技術,我們只要下決心去搞就一定可以搞成功!
晶片突破也是追趕已有的先進技術,但我為什麼說很可能眼下這種搞法不會成功呢?
嫦娥代表的航天技術是國家在不計成本不計收益地投入,當然肯定可以成功;
而晶片技術的投入雖然也說是要以舉國之力,但實質上卻還是依靠市場資本來投入!這就是區別
市場資本的任何投入那都是要求有回報的,而且眼下的市場資本不僅僅是要有回報,還要求是高回報,甚至是要求很快就有高回報!
而任何技術的突破都不可能是短時間就能實現的,就算是追趕已有的先進技術那也不可能很快就成功。所以我們都看到了馬雲當初轟轟烈烈搞的達摩院,現在都沒人提了吧,技術不是那麼容易搞出來的,而資本壓根就沒有那個耐心等待!所以武漢弘芯轟轟烈烈的千億投資後,不聲不響的將受益都跑了,現在據說跑去國際中芯了,引得我們的晶片狂人梁大博士居然要辭職不幹了。
國際中芯,呵呵,才在市場拿走幾百億資金,現在這樣也不知道是要鬧哪一齣啊。但總歸逃不過利益二字!
所以無論今年晶片如何炒的火熱,我是不相信完全靠市場資本能實現技術的突破,所有的晶片概念我是一概遠離,急功近利的資本都只想追求快速的高收益,指望他們去搞技術突破?連華為都眼紅特斯拉的收益,如果不是任正非的堅持,華為的資本一樣也想追求快速的高收益,誰不想?
所以真要在某個領域實現技術突破,還得靠國家不計成本不計收益地投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