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視覺能力讓人類可以看清這個世界的五彩斑斕,那麼,人類的視覺能力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為了解答這個謎團,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近日和德國、法國的科學家們一起,透過大資料分析研究,發現我們的眼睛,竟然和5000萬年前相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靈長類動物的視覺系統
靈長類動物的出現,讓人類有機會誕生於地球之上,發展到現在,靈長類動物也被認為是動物中最聰明的種群之一。
和其它種群物種一樣,靈長類動物的體形大小也都是差異巨大,比方說現存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大猩猩,它們直立身高可以達到2米,體重更是可以達到500斤。而最小的靈長類動物侏儒狨,它們卻體重不到半斤,身長只有14-16釐米。
一開始,研究者認為,由於靈長類動物之間的巨大尺寸差異,一定會導致它們的視覺系統大小也存在著差異,不過透過研究卻發現,它們的視覺處理單元大小竟然全部是相同的,這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就是黑猩猩和侏儒狨它們的視覺系統中,擁有著大小相同的組織和處理模組,它們全部來自於靈長類動物誕生初期,無論靈長類動物如何演化,它們都沒有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化。
人類同樣起源於靈長類動物,這也意味著,人類的視覺系統也與這些靈長類動物相同,我們的眼睛雖然看起來特別,但是卻和5000萬年前擁有著同樣的視覺處理系統,即使我們如今已經脫離了靈長類動物的種群,變成了地球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物,但是我們的眼睛卻告訴我們,我們起源於何處。
靈長類動物的視覺系統,讓人類祖先過得更好
靈長類動物起源於哺乳動物陣營,不過有趣的是,在哺乳動物中,很多動物都是色盲,它們是看不到彩色的,又不懂得分辨顏色,很多動物看到的顏色,只有黑白灰,比方說牛、羊、狗等動物。
所以說,靈長類動物的視覺系統,顯然在哺乳動物中屬於非常高階的那一種,因為世界在靈長類動物的眼中是五彩斑斕的,所以,人類早期祖先也因此可以更好地分辨顏色,可以在自然中輕而易舉地發現那些熟透了的果實。
這這對於人類的早期祖先來說,也就意味著它們採食變得更加容易,研究認為,出色的視覺系統,或許也是靈長類動物飛速進化的原因之一。那麼,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又是如何出現的呢?它們又是如何演化的呢?
靈長類動物起源
截止到目前為止,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化石,發現於北美地區,它是一種“近猴類”化石,距今大約有5600萬年的歷史。
此後,在我國湖北地區,也發現過一具非常完整的靈長類動物化石,它來自於5500萬年之前,身長大約在7釐米左右,和上文中我們提到過的“侏儒狨”比較類似,而且比侏儒狨還要小很多。
近年來,在亞洲地區,不斷有靈長類動物化石出土,而且它們都屬於最原始的低等靈長類動物,而在非洲發現的最古老靈長類動物化石,則來自於3900萬年前,這些發現也讓科學家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靈長類動物並不是起源於非洲,而是起源於亞洲。
同時,由於非洲的原始靈長類化石也都存在著明顯的進化後特徵,也讓科學家們猜測,它們最早都來自於同一個祖先,大約在4000萬年前左右,才從某一個地方出發,擴散到世界多地,並且在非洲迎來了新一輪的進化。
那麼,它們的祖先會是誰呢?或者說,和人類最接近的祖先,又是誰呢?在緬甸,科學家們發現了很多來自4000萬年前的靈長類動物化石,它們已經具備了類人猿的特徵,而從牙齒的磨損度來看,它們習慣用牙齒來咬碎堅果。
這些發現都讓靈長類動物起源於亞洲變得更加靠譜,不過由於目前很多珍貴的原始靈長類動物越來越少,這也讓科學家們在進行基因等多方面比對的時候,存在著很多的困難。
比方說如今很多原始靈長類動物,都棲身於馬達加斯加的森林之中,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它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
研究者稱,伴隨著它們的消失,人類起源的關鍵線索可能也將一同消失,而人類唯一能做的,除了保護它們,就是儘快尋找更多的證據,否則人類或許到滅絕,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