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經典洛侖茲變換"誰也推導不出來,凡是自稱推匯出來的,都一定存在錯誤。
愛因斯坦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推匯出來的,實際上是"共軛洛侖茲變換"的一支,他放棄了。而把一個錯誤的"經典洛侖茲變換"作為他的推導結果,放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掛了整整一百多年。
關鍵詞 經典洛侖茲變換 推導錯誤 錯誤型別
一、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由來
愛因斯坦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首先假設"光速不變",構想了一個理想實驗:"由A向B發射一束光,再由B反射回A",他是把光作為觀察測量工具的,然後利用這個"理想實驗",定義了同時的相對性,最後聲稱推匯出了"經典洛侖茲變換"。再由"經典洛侖茲變換"推論出:"尺縮時慢質增"等等,從而建立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沒有"經典洛侖茲變換"就沒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許多質疑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人,並不明白:承認"經典洛侖茲變換"正確,就等同於承認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正確。
二、"經典洛侖茲變換"誰也推導不出來
凡是自稱推匯出來的,都一定存在錯誤。在我的論著《二十世紀物理學批判》第一篇中,就指出了洛侖茲、閔可夫斯基、索未菲三種不同的推導,具體錯誤在那裡。(參見《二十世紀物理學批判》P26-P36)
愛因斯坦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推匯出來的,實際上是"共軛洛侖茲變換",他放棄了,而把一個錯誤的"經典洛侖茲變換"作為他的推導結果,放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掛了整整一百多年。(參見《二十世紀物理學批判》P4—P6)
能夠推匯出來的只能是"共軛洛侖茲變換"。(參見《二十世紀物理學批判》P64—P72第一篇第五章"共軛洛侖茲變換"的初等數學推導)
現在我來指出愛因斯坦在《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和《相對論的意義》中存在的推導錯誤。
(一)、首先看:《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附 錄 一、洛倫茲變換的簡單推導
按照圖2所示兩座標系的相對取向,該兩座標系的x軸永遠是重合的。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可以把問題分為幾部分,首先只考慮x軸發生的事件。任何一個這樣的事件,對於座標系K是由橫座標x和時間t來表示,對於座標系K'則由橫坐x'和時間t'來表示。當給定x和t時,我們要求出x'和t'。
沿著正x軸前進的一個光訊號按照方程
x= ct
或 x−ct=0 (1)
傳播。由於同一光訊號必須以速度c相對於K'傳播,因此相對於座標系K'的傳播將有類似的公式
x′−ct′=0 (2)
表示。滿足(1)的那些空時點(事件)必須也滿足(2),顯然這一點是成立的,只要關係
(x′−ct′)=λ(x−ct) (3)
一般滿足,其中λ表示一個常數;因為,按照(3),(x−ct)等於零時(x′−ct′)就必然也等於零。
如果我們對著負x軸傳播的光線應用完全相同的考慮,我們就得到條件
(x′−ct′)=µ (x−ct) (4)
方程(3)和(4)相加(或相減),併為方便起見引入常數a和b代換常數λ和µ,令
a = 1/2(λ+µ )
以及
b = 1/2(λ−µ )
我們得到方程
x′=ax−bct
ct′=act−bx (5)
x=(bc/a)t
如果我們將K'的原點相對於K的運動的速度稱為v,我們就有
v=bc/a (6)
同一量值v可以從方程(5)得出,只要我們計算K'的另一點相對於K 的速度,或者計算K的一點相對於K'的速度(指向負x軸)。總之,我們可以指定v為兩座標系的相對速度。
--------------------
以上是愛因斯坦的推導。以下是對愛因斯坦推導錯誤的分析:
1、愛因斯坦設定:"兩座標系的x軸永遠是重合的"和"同一光訊號"從座標原點發出。請看(5)式下面:"以於K'的原點我們永遠有x'=0"。
我們知道,當x'=0時,必然有x=0;t′=0;t=0。(“兩座標系的x 軸永遠是重合的”和“同一光訊號”呀!)
如果說x不等於零,那麼x'必然也不等於零。(6)式還能推出嗎?
X'=ct',X=ct,就是光程呀! 愛因斯坦令X'=0,這個時候X是多少?也是零。兩系重合,光沒有發出,運動沒有開始,他的V就沒有辦法推出。
如果說X不是零,那麼X'必然也不是零。因為同一束光,一旦發出,在兩個系內,都有光程了,他的V還是沒有辦法推出。
愛因斯坦令X'=0,X不等於0,就是在忽悠。
2、請看(6)式下面:"同一量值v可以從方程(5)得出"。真的嗎?
由(5)式第二個方程: ct′=act−bx ,當ct′=0時,ct=0,此時光源還沒有發射光,
那麼0=-bx,就推導不出v。
由(5)式第二個方程: ct′=act−bx ,當ct′=0,ct ≠ 0時,也只能推得:v=ac/b 。
這和愛因斯坦給出的(6)式顯然不一樣。
愛因斯坦推導洛侖茲變換,一開始就犯了兩個錯誤。他利用了許多人的"不認真",忽悠了人們。
(二)、其次看:《相對論的意義》。
拋開洋洋灑灑的誇誇其談和換用了不同的符號外,去偽存真,從公式(22)和公式(22a)就能看出,推導思路和《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淺說》是一樣的。
因為《相對論的意義》中的公式(22)和公式(22a),與《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淺說》中的公式(1)和(2)完全等同。
公式等同,思路一樣,錯誤也就一樣。這從《相對論的意義》中公式(27)前面的一句話就能看出:"x'=0,必須有x=vL"。為什麼?
我們知道,兩個慣性系是從重合開始的。當x'=0時,必然有x=0;t′=0;t=0。如果說x不等於零,那麼x'必然也不等於零。愛因斯坦說"x'=0,必須有x=vL",是不成立的,愛因斯坦還能夠推導下去嗎?
那些洋洋灑灑的誇誇其談和換用不同的符號,都是為了忽悠人的。
(三)、推導經典洛侖茲變換的錯誤型別
1、忽悠型
2、學術造假型
3、迴圈論證型
百度"反相吧",有位網名周憲憲的朋友,給出的"經典洛侖茲變換"的推導過程,就是典型的迴圈論證型。
4、自相矛盾型
百度"反相吧"的另一位朋友,給出的"經典洛侖茲變換"的推導過程,就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型。
5、符號不統一型
三、能夠推匯出來的只能是"共軛洛侖茲變換"
愛因斯坦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電動力學中,推導"經典洛侖茲變換"到以X'的值"代入"處,並沒有給出"代入"推導過程。這在學術論文發表時,是允許的,也是應該的,但前提是"忠實"。對讀者不忠實,省略推導過程就存在欺騙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