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格拉納達大學近日的一項研究表明,某些微生物可以透過隱藏在大氣中傳播到另一座大陸。
格拉納達大學的農業化學系、應用物理學系和科學儀器中心的科學家們破譯了一個謎團,疾病可能透過地球大氣進行洲際傳播。
科學家們透過研究大氣中的iberulites(多礦大氣生物氣溶膠)穿梭在各個大洲運輸活性微生物,發現存在這一重大可能性。
其實早在2008年NASA就公佈了這一發現,只不過直到現在格拉納達大學的科學家們才揭示了細菌是如何跑到iberulites中進行傳播的。
在格拉納達市研究人員發現大氣塵埃沉積物的成分主要是由粘土、石英、碳酸鹽礦物組成,其次是氧化鐵,但是在這些沉積物中,研究人員還找到了細菌、矽藻、浮游生物,甚至是蚱蜢等昆蟲分泌的微型顆粒,這些塵埃來自遙遠的撒哈拉沙漠當地的土壤中。
在進行iberulites的特徵分析以及元素組成時,科學家們發現iberulites起源於對流層,在各種流體力學的過程中,使得從撒哈拉沙漠中升起的生物微顆粒和雲層中的水汽結合,導致了凝結核的出現,在這之間赫然是細菌與塵埃顆粒的結合體。
在流體力的作用下,越來越多的水滴形成了一個漩渦,而使得這巨型氣溶膠有如此獨特的外觀。
而之所以這些微生物能夠存活,也是因為細菌的聚合導致一些滲出物能夠似黏液一般把礦物顆粒粘結在一起,不讓大氣湍流把它們沖垮。
這也就使得微生物透過層層包裹來到大氣中,來了洲際旅行。
而且這並不是個例,在世界多個地區都已經發現了iberulites。
而格拉納達發現的來自撒哈拉沙漠是因為每年從撒哈拉沙漠要向世界各地輸送塵埃顆粒,且他們的大小平均只有100微米左右,很有可能會被我們吸入呼吸道。
假如攜帶的是病毒,是不是就是另一番故事了?
J. Párraga, J.M. Martín-García, G. Delgado, A. Molinero-García, A. Cervera-Mata, I. Guerra, M.V. Fernández-González, F.J. Martín-Rodríguez, H. Lyamani, J.A. Casquero-Vera, A. Valenzuela, F.J. Olmo, R. Delgado,Intrusions of dust and iberulites in Granada basin (Southern Iberian Peninsula). Genesis and formation of atmospheric iberulites,Atmospheric Research,Volume 248,2021,105260,ISSN 0169-8095,doi.org/10.1016/j.atmosres.2020.10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