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薛定諤的貓的實驗主要就是一個“觀測”,假如我們不去觀測,就不知道箱子裡面的貓是否被毒藥毒死,那麼這隻貓就處於存活狀態和死亡狀態的量子疊加態。

歸納一下就是說:不觀測,則不知道狀態。實驗是為了從巨集觀角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的問題。把微觀物質在觀測後是粒子還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巨集觀的貓聯絡起來。以此求證觀測介入時,量子的存在形式。

實驗最重要的主體是為了解釋微觀物質的存在是波還是粒子,然後猜測“觀測”對實驗的結果的影響,是否因為觀測而改變了實驗結果?

這裡就有兩個問題,微觀物質的存在形式是什麼?是粒子還是波?或者因為那是物質定義的邊緣,是無中生有的過程,所以存在形式總是不能確定?因為我們完全不知道構成波的是什麼!

第二個問題:觀測是否會影響實驗結果?

第一個問題能力有限,所以直接從思想的角度解釋一下第二個問題。

我們是如何認知的?因為世界本身是無意義的!所以我們一開始認知世界的時候所認知的世界也是無意義的!也就是嬰兒眼中的世界!

然後世界的意義是怎麼誕生的呢?是演化來的!

我們看見了萬物變化,其實也就是看見了光的變化。然後連續性將光給記憶,為什麼是連續性?因為大腦有自己的時間單位,也就是頻率或者週期什麼的,一個週期一個認知單位,所以小於這個週期的認知不在我們的理解範圍之內!

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現在這樣,每個時間單位都會被記憶,一分鐘之內的變化形成一條神經通路之後,運作這條神經通路就會回憶起這一分鐘的光的變化。

所以我們如何認知貓的死亡的呢?

第一就是直接看見貓的死亡,這樣就可以理解貓的死亡。平時看見的貓屬於存活狀態。

所以在思維上,運作“貓和死亡”和“貓和存活”這兩條神經通路的時候,就有了可能性!假如還有更多神經路線,就會理解更多可能性,所以計算的數百萬可能性不屬於已經理解範圍。

而“薛定諤的貓”認知結果也就是完完全全的執行腦內神經,和外界物體狀態沒有關係。

另外結果還有第三種可能,就是假如是死亡事件鑑定經驗者,除了死亡的認知以外,這樣的人因為經常性的判斷死亡時間,所以代表判定時間那一部分神經已經和代表死亡認知的那一部分神經聯絡在一起。

假如他判斷貓死於10分鐘前,那麼觀測結果就是在我們觀測之前狀態就發生了改變,而我們觀測之後,只是神經的運作路線變了而已,所以在箱子裡面貓只會處於一種狀態,那就是我們自己定義的存活或者死亡!

所以這個問題最終還是要回到微觀層次!機率問題!也就是可能性問題!

上面說到,可能性就是神經的幾種執行路線!可能性是什麼?

我們認知萬物的可能性就要有絕對概念,也就是個體概念,一塊石頭是由無數分子構成的,假如不站在人的角度上,一塊石頭的概念就不存在了,只有在人的理解當中才有“一”塊石頭。

代表石頭的那片神經運作時就是石頭概念產生的時候!這就是絕對化!然後就是認知石頭狀態,碎裂、粉碎、打磨、顏色、移動、燃燒、融化等等。這就是機率,一塊石頭有這麼多可能,我們普通人之所以可以輕而易舉判斷,是因為我們認知了外界因素,那一條神經路線就可以將結果與原因相連。

這樣就不存在機率,而是推斷!

同樣,物質微觀可能存在機率,但是神經的運作不會改變!可能性的認知運作只有這麼一種!

何況微觀可能也不存在機率,是粒子?還是波?但凡是我們人類的定義,就會存在概念定義邊緣!例如:最常見的移動,我們都知道移動概念,但是我們也知道物質是一直在運動的,我們認為物質停下來,其實物質並沒有停,哪怕一皮米的距離,物質的狀態都是一直變化的!

所以當距離單位到了一個程度,移動的定義就消失了,因為全部都在無規則運動,所以沒有參照系,移動就沒有意義!

所以粒子和波的定義也有一個認知邊緣,去掉這個不存在的由神經決定邊緣,才能理解更大的世界!

156
最新評論
  • 1 #

    難搞哦,我一個文科生有點難懂

  • 2 #

    或許量子只能解釋部分微觀現象,就像牛頓力學只能用於巨集觀低速。

  • 3 #

    何必用貓呢?就讓薛定諤的兒子、孫子去做試驗即可知道答案了!

  • 4 #

    都放毒了,那不就只有兩種可能啊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4700萬光年外!科學家首次在巨型黑洞身上發現神祕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