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形成的初期,有多個行星曾經孕育過生命,像火星、金星等多個行星,也曾是一個蔚藍色星球,只是在宇宙法則優勝劣汰的作用下,多數星球上的生命,無法進化成為高等文明,只有地球成為了太陽系中唯一的宜居星球。
現在太陽系的各個星球,越來越不具備轉化為宜居行星的條件,太陽系基本形成穩定體系,無論是星體表面的大氣層,還是星球溫度,都不適合類似地球生命發展。從目前科學家探測結果來看,人類仍然沒有辦法找到外星文明。
幸運的是,在太陽系中仍然有幾個星球,存在有孕育生命的基礎條件,比如液態水、有機質等,這些物質能夠幫助星球孕育出新的生命,或者能夠成為人類移居的首選家園,其中最讓科學家嚮往的就是火星。
火星事除了月球之外,最靠近地球的行星,也屬於太陽系的宜居星帶。科學家透過對火星的探測發現,在數百萬年以前,火星也曾經有生命存在的跡象,火星上的生命,可能也類似於地球上的恐龍一樣,遭受到某種行星的撞擊而導致的滅亡,而且還造成了火星大氣充滿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的大量存在,容易增加溫室效應,會讓整個火星表面溫度持續升高,這種惡性迴圈加速了火星生物的滅絕。
人類要想移居火星生活,首先必須要對火星的大氣進行改造,而地球上現有的植物,正好需要二氧化碳作為原料進行光合作用,從而釋放出大量的氧氣,改變火星的大氣結構,由於火星二氧化碳充足,如果能夠有植物在火星上生長,就能夠很快改變火星的氣候生態。
正是因為火星有這種獨特的二氧化碳資源優勢,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在2015年制定的移居火星計劃中,就大大膽提出了在火星大規模發展種植林場和農場的計劃,目的就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掉火星表面多餘的二氧化碳,在若干年之後,達到居住人類需求的氧氣含量時,人類移居火星就成為可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火星字最適合改造為第2個地球的星球,火星距離地球比較近,有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環境、有機質和二氧化碳,光照、引力與地球非常接近,火星上這些基礎性條件,完全具備透過人為改造的方式,把它變成為類似於地球的生態環境,為將來人類移居火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