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歷經23天的探險,終於在12月17日凌晨,攜帶著採集到的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的著陸區域安全著陸了。並且在19日進行了嫦娥五號月壤的正式交接,共交接了月壤1731克。
其實透過探測器的觀察可以看到,月壤在月球表面的形態像是沙土一樣,是因為月球沒有大氣、沒有水、沒有磁場保護,是直接暴露在太陽輻射和隕石的撞擊之下的。在隕石的撞擊下,那些礦物被破碎成粉末,這些粉末顆粒便形成了月壤。同時,這些粉末顆粒銳角因為是礦物破碎而成的,會十分鋒利,而且因為太陽風注入到粉塵顆粒中,會改變礦物顆粒的電磁特徵和光譜特徵等,也就更不存在什麼有機養分,當然也不能像地球土壤一樣用來種菜了。
探究月球背面的岩石結構及月壤成分,我們可以獲取到更古老的物質成分資訊,這對於我們瞭解月球的化學成分演化過程會有很大的幫助。
長期的太陽風會給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3,這是一種有可能作為清潔、安全、高效的核聚變燃料,據推算髮現,月壤中可能含有高達百萬噸的氦-3,初步估計也是在地球含量的百萬倍級以上了。可能這樣並沒有太大的概念,舉個例子,我國每年的所需用電都會耗費大量的資源,其消耗的資源換算成煤的話,高達近50億噸煤,但是如果用氦-3聚變能的話,只要20噸就足夠我國一年的發電量了。
除此之外,由於月壤一直受到太陽的輻射,太陽的物質也會隨著太陽風注入到月壤顆粒。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提取月壤顆粒,來分析研究注入的太陽物質,並且完整的月壤剖面,記錄了30多億年來太陽輻射的歷史,這對我們研究太陽也有很大的幫助。
至於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樣品,大部分將會儲存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另一部分將作為災備儲存,儲存在湖南韶山,至於是如何分配的,目前也只是有了初步的計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絕大部分樣品會用於科學研究,研究月壤的結構、特性、成分、礦物特點和地質演化等等。其次會有一部分樣品存入國家博物館,將有可能向公眾展示。
最後,國家也表示會按照《外空條約》來執行,與各國志同道合的機構和科學家共享月球樣品,甚至不排除未來可能會按照國際慣例,將樣品作為國禮贈出。但會不會與美方分享,我國的回答是取決於美國的政策,畢竟早在2011年,美國就通過了所謂的“沃爾夫條款”,限制了美國NASA、科學委員會等機構與中國航天往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