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
近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再入大氣層,攜帶兩千克月壤樣本返回地面,這是自冷戰時期太空競賽結束以來,44年來人類首次採集的月壤,號稱無價之寶,在嫦娥五號平安降落之後,帶回的這些月壤到底有多珍貴,這4斤“土”裡,到底都有什麼?這些帶回的月壤又有多珍貴呢?
圖為月球表面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雖然人類此前曾經多次登上月球,並採集了大量的月壤樣本,但是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行動,還是一次性創下了幾個第一,首先,在著陸地點的選擇上,嫦娥五號避開了此前美蘇探測器密集降落的寧靜海等區域,選擇了此前無人問津的風暴洋呂姆克環形山降落,這一塊地區的地質年齡較新,採集月壤帶回研究之後,可以有效填補國際上相關研究的空白,同時,中國一次性帶回了2千克的月壤樣本,超過了蘇聯當年多次月球探測器帶回月壤量的總和,讓中國一躍成為了取回月壤第二多的國家。
為了儘量減少月球表面極端的晝夜溫差帶來的影響,嫦娥五號將在一個月球白晝的時間之內完成全部任務,而中國技術團隊最終交出的答卷,是在48個地球小時當中,就完成了取樣2千克的任務,這包括了鑽探取樣,抓取取樣,樣品打包和準備起飛多個步驟,而在嫦娥五號前往月球和返回地球的過程當中,歐洲航天局的幾處測控地面站提供了資料中繼服務,為嫦娥五號的成功返回提供了保障,堪稱國際航天合作的典範。
圖為月球軌道上的嫦娥五號
至於嫦娥五號帶回地球的月壤的用途問題,在隨後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已經解釋的非常清楚,取回月壤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中國很快就將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將月壤樣本分配給國內外有能力,有資質的科研機構進行研究,而這批來自風暴洋的月壤,可以揭示月球在15-20億年前這一階段的演化秘密,除此之外,一部分月壤還將被轉移到湖南韶山等地進行異地備災,同時告慰毛主席“上九天攬月”的夙願,另一部分則將成為中國各大博物館的館藏,與公眾見面。
在世界各國盛讚嫦娥五號取得的成果,同時表示希望獲得月壤樣本供研究時,NASA卻對中國取得的科學成果罕見的表示沉默,刻意迴避了與中國有關的訊息,在旗下學術期刊上,連續釋出了6篇錢德勒X射線天文望遠鏡相關文章,探討了對超大質量黑洞與星核的相關探索結果,雖然這些研究的科學價值同樣令人欣喜,但是美國航天界選擇性無視了嫦娥五號的成果,也是不爭的事實。
圖為落地的嫦娥五號返回器
在月壤樣本返回地球之後,中國媒體開的一個小玩笑深刻體現了中國對於和平發展的熱愛:“月壤當中不含任何有機質,不能種菜”,一直以來,中國的科技成果都是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服務,相比之下,其他的國家將科技作為籌碼使用,就難免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