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神經的邏輯》的作者埃利澤·斯滕伯格,塔夫茨大學醫學博士,耶魯-紐黑文醫院住院神經科醫生,具有神經科學和哲學的學術背景,出版有《你是機器嗎:腦、心靈及何為人類》《大腦讓我這麼做》等著作,並有多篇學術論文發表於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優秀期刊。從不同的角度研究腦神經的科學,今天我只抓取其中的一個部分。這個部分介紹一個人為什麼會有幻聽,他是真聽到聲音還是假聽到聲音,這個聲音來自於哪裡?

文中有一個一名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名字叫布萊登,他二十八歲,畢業於康奈爾大學,獲歷史學位,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他頻繁的出現幻聽,他總能聽到,一個不屬於他的聲音,在他的大腦中響起,那個聲音知道他的一切,並且說他軟弱,他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

一、那個幻聽的聲音正是我們批判自己的聲音,精神分裂患者一般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家庭。

神經科的醫師認為,布蘭登聽到的聲音,不可能真的是因為他的耳膜探測到了聲波,畢竟這聲音別人都聽不到。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聲音真的是來自他的大腦中。神經科學家使用肌電圖技術直接觀察到了無聲語言的產生,無聲語言就是我們內心自言自語的聲音,或者說我們自己說出的話,只是沒有表達出來。最後實驗發現了無聲語言是由喉部肌肉,也就是聲帶肌的收縮產生的。

實驗結果說明,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中聽見說話聲時,他們的聲帶肌也發生了收縮,也就是說,他們的幻聽是來自無聲語言。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結論,古爾德將一隻微型麥克風貼在了一名有幻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喉部的面板上,結果當患者出現幻聽時,連著微型麥克風的耳機,竟然傳出了一陣陣輕微的低語,事後證明低語的內容竟然和幻聽的內容完全一致,科學家們終於聽到了患者大腦中的那個聲音。

這個實驗有力的說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聽不僅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就是他們自己發出的無聲語言。另外,這也解釋了之前出現在布蘭登身上的疑惑,他聽到的那個聲音知曉他的一切,那本來就是他自己的聲音,當然知道他的一切了。

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過度批判的家庭,孩子容易出現精神分裂。

孩子小時候父母過度保護,過度關注,孩子沒有機會學習成長。一切都是父母做主,給孩子最好的安排,那麼孩子就失去了選擇權。這樣的孩子根本沒有應對外界的能力,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父母說的總是完全對的。然後越來越顯出孩子的幼稚和單純,孩子越來越不敢選擇,因為自己的選擇總是錯的。

在我這裡諮詢有個女孩子有幻聽,她總之聽到有人在批判她,在罵她是一個笨蛋,死了算了。她自己很痛苦,即使吃藥幻聽也是時有時無。她來到我這裡諮詢的時候,她有嚴重的咽炎,我說你平時對誰不滿?比如平時你說話別人總打斷你,說你不成熟,說你的思想幼稚單純,說你說的是錯的。

這個女孩子說,我每次說話不等說完,我媽媽就上來說我說的不對。我內心恨死她了,可是我又依賴她,否則她就說不管我了。我說你如果想好病,就要把自己心裡頭想說的表達出來。我鼓勵女孩子對著枕頭打出來罵出來,她說可以這樣嗎?我說這對於療愈疾病是需要的。當這個女孩子這麼做的時候,第二次來諮詢的時候自己的咽炎就好了。

三、幻聽和無意識罵人,都是我們內心不能表達出來的真實的話語。

諮詢中遇到很多出現精神疾病的人,他們會出現無意識罵人。當自己脫口而出罵完人的時候,自己很慌亂,很羞愧,然後自己馬上道歉。有一個女大學生和自己老師聊天兒的時候,突然說了一句去你的。說完自己馬上和老師道歉,說不是針對老師。

有一個女孩子也是同樣情況,和別人聊天不能超過五分鐘,否則就會開始罵人或者唱反調。諮詢的時候我都是鼓勵他們把心中不滿罵出來,慢慢她們的無意識罵人和幻聽就消失了。因為那是她們不敢表達出來的,只能在心裡面表達,當自己意識控制不住的時候,就透過無意識表達出來。

就像喝酒的人,平時對領導畢恭畢敬,對自己的愛人言聽計從。可是喝完酒之後開始就罵領導,甚至打自己的愛人。這都是因為平時有很多不滿,不敢表達出來,但喝酒之後人的意識不能控制了,這時候所表達的往往是他真實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諮詢中鼓勵一個人說出自己的真話,否則我們說出來的都是偽裝的虛假的話,我們的真實反而被隱藏起來,我們在內心裡說的聲音,才是幻聽的根源。我們說真話可能會引起衝突,也可能別人不滿,也可能朋友會離開我們。可是我覺得和自己的健康快樂比起來,自己真實才是最重要的。況且你說真話,朋友未必離開,因為人們短期需要客套的虛假,長期還是需要真實的。

因為只有真實,才能走進彼此的內心。這一點對很多神經症患者也非常有價值,因為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是自己在批判自己。不允許自己犯錯,要求自己必須完美,自己必須做到。所以一個人走向成熟,我們要甄選來自於父母的教誨,哪些是我們需要的,哪些是我們需要去除,我們是不是還活在父母的希望裡?還活在需要父母的認可裡,我們什麼時候能夠為自己而活,我才能知道我們到底要什麼。

7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MIT海歸博士後開創軟材料新型仿生設計,力學效能堪比人體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