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100多顆恆星神秘"消失",科學家:不能排除是外文明所為

宇宙,目前對於人類來說,還處於一個不可觸及的範圍之內,從古到今,人類對於宇宙一直都是處於一種敬畏的狀態,這種狀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反而更加的深刻,因為科技的發展,幫助人類更好的認識到了宇宙,從而也就更好的明白了自己的渺小,當然,除了敬畏之外,還帶有著一種征服的情感。

但人類對於宇宙的瞭解僅僅侷限於非常表面的狀態,我們連自己生存的太陽系都沒有真的深刻的認識清楚,而在宇宙當中,恆星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天體,就拿銀河系來說,就擁有著整整2000億顆的恆星,所以恆星本身就是宇宙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天體,恆星的本質就透過引力的作用將物質聚集在一起的等離子體,主要的物質是氫和氦。

而恆星之所以會釋放出能量,主要就是氫在高溫的作用之下,進行氫核聚變,在這個聚變的過程當中,就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其實在宇宙的早期是不存在恆星的,反而是存在著大量的星際雲,而恆星就是由星際雲演化而來的,星際雲本身也擁有質量的物體,大家都知道,只要是擁有質量的物體,就會擁有萬有引力。

星際雲就是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之下,產生了熱運動,最終出現了壓力,而這種壓力本身是要遠遠小於萬有引力的,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星際雲當中的物質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之下,會慢慢的聚集在一起,但是壓力的存在,會讓熱運動產生的光子逃離星際雲,於是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就會慢慢的形成恆星。

對於恆星來說,為了防止繼續坍縮,只能透過氫核聚變產生能量的形式來進行抵抗,但是大家都知道,物質是有限的,恆星氫核聚變所需要的氫,遲早有一天是會被消耗完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也就知道了恆星是有壽命的,最終也有走向死亡的一天。

總的來說,恆星的最終下場有三種,首先第一種,在核聚變燃料消耗殆盡之後,所產生的能量無法在抵抗引力的作用,最終恆星會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之下,繼續進行收縮,當質量收縮到了一定程度時,空間無法再承受起這樣的質量,於是就會形成一個黑洞,宇宙當中的黑洞,基本上就是這樣來的。

第二種白矮星,在恆星壽命的後期階段,因為氫的大幅度減少,氫核聚變產生的氦會佔據恆星的中心位置,能夠產生的能量也就大幅度的減少,在這個過程當中,恆星表面的氫還會繼續發生氫核聚變,故而成為紅巨星。

在成為紅巨星之後,因為恆星會出現持續收縮的情況,這個時候氦會開始發生聚變,從而產生碳和氧,最終在恆星壽命結束之後,整個恆星就會成為一顆由碳和氧構成的天體,這也就是恆星的"屍體"。

第三種是成為中子星,它的溫度能夠讓碳產生聚變,是恆星再一次達到平衡的狀態,但是隨著燃料耗盡之後,最終會成為中子星,而在中子星形成之後,會出現一種"超新星爆發"的奇異景觀。

以上就是恆星的3種最終形態,整體上面來說,都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演化,就像太陽,至少還需要50億年的時間,而且形成的動靜也是非常的大。

而在2016年的時候,當科學家們整理60多年的拍攝下來的星圖,和現在拍攝的進行對比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顆恆星消失了,於是科學家們啟動了觀測計劃,最終在2017年發現,和60多年相比,至少有將近100多顆恆星神秘消失了。

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對此很多科學家表示,這很有可能是外星文明所為,而主要猜測也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認為,為了減少宇宙的競爭壓力,一些高階文明啟動了清理計劃,將一些低階文明所在的區域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這種想法,雖然讓人毛骨悚然,但是在理論上,卻是成立的。

另一方面,是認為外星文明已經成功進入了二級文明,因為二級文明的標誌,就是能夠掌握和利用母星所在恆星的力量,而這些消失的恆星,基本上就是外星文明為了不斷髮展自己的文明,從而利用了自己母星所在恆星的力量,導致了我們觀測的消失。

而這些猜測,基本上都與外星人有著很大的關係!

19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科學家和文學家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氣質,本質是對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