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網上當時一直流傳世界末日的資訊,也只不過是一些人的“陰謀論”而已,再加上網上一直有聲音,所以才會讓人越來越相信。歷史上有很多現代文明還無法解釋的事情,都是因為目前的科學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關於地球是否會消失,也不是人類能決定的,宇宙這麼大,還有很多未知的事情,我們只需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就好了,大家覺的呢?
人類歷史上完全“消失”的十天,發生了什麼...子衿
169 人贊同了該文章
上上篇文章裡,
我們聊了“2月為什麼只有28天”的問題——
三尺微命:2月為什麼只有28天?答案竟如此奇葩...zhuanlan.zhihu.com
於是我們知道,
這是儒略曆搞的奇葩設定。
除了這一設定,
它似乎沒有別的缺點。
當然,如果真的沒有其它缺點,
它就不會被廢除,
以至於被今天的“公曆”取代了。
也正是它的另一缺點,
導致歷史上有10天“完全消失”。
在儒略曆裡:
1年等於365.25天,
每4年有1個閏年,3個平年。
閏年366天,平年365天,
看上去似乎沒什麼問題。
然而,按照現代天文學的測量,
一年並不是365.25天,而是365.2422天,
二者相差11分14秒。
可是,每過400年,
當前日期會比實際日期慢3天,
到了16世紀(儒略曆施行於公元前45年),
誤差已經整整10天,
各種節日、日期變得十分混亂,
節氣(如春分,夏至)也明顯感覺提前了。
這時候,教皇出馬了,
格列高麗十三世與眾多天文學家商議後,
於1582年推出了以儒略曆為基礎,
稍作修改而成的新曆,
即公曆:
快進10天,
把次日的1582年10月5日改成15日,
修改了閏年的規則:
被4整除的年份是閏年這一規則保留,
新增一條:
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
不是閏年。
例如,2100年表面上看是閏年,
其實,它是平年。
這樣一改,
每400年就比原來少了3個閏年,
變成97個閏年,303個平年,
平均每年365.2425天,
與現代測量的365.2242日十分接近,
這樣的精度,
3333年才會出現1天的誤差。
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個規則被繼續完善,
完善到幾乎可以沒有誤差,
例如400的倍數是閏年,
但3200的倍數不是閏年;
3200的倍數不是閏年,
但3200和172800的公倍數是閏年;
128的倍數不是閏年...等等等等,
不再贅述(扯太遠了)。
儒略曆修改後,
日期變的更加精確,
按照既定規則,
基本不會再出現天數誤差。
唯一的遺憾,
便是那消失的10天:
公元1582年10月5日~1582年10月14日,
在歷史上不存在。
當時,中國正處於明朝萬曆年間,
對於使用農曆的中國來說,
並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