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宇宙中什麼現象最受到科學家關注,那無疑就是黑洞了。以往科學家都把目光放在黑洞的另一端究竟通向何處。可是最近科學家卻發現了一個新現象,IRAS F11119+3257星系中央附近發現了超大品質黑洞,該黑洞扼殺星系內其他恆星的形成。“本是同根生”,為何黑洞要對其它恆星下此毒手?我們去了解一下。
日本 “朱雀”X射線衛星和歐洲航天局的赫歇爾紅外空間望遠鏡聯合觀測影象顯示,科學家在IRAS F11119+3257星系中央附近發現了超大品質黑洞扼殺星系內恆星形成的證據。
強大的“黑洞風”將星系內用於恆星形成的冷氣體吹散,導致星系內部分割槽域失去了用於形成新生恆星的原始材料。這一發現也證實了此前科學家的一個猜想:超大品質黑洞的存在對星系其實並不利,可影響宿主星系的演化,“黑洞風”能夠讓星系進入“不孕”狀態,扼殺了新生恆星的誕生。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天體物理學家弗朗西斯是本項調查的首席研究員。他認為這是第一次在更大的物理尺度上直接觀測到黑洞的殘忍一面,來自黑洞發光盤面產生的黑洞風將形成恆星的氣體吹散。
一般情況下,恆星形成於寒冷且緻密的分子云中,但黑洞的存在改變了這一切,扼殺了星系內部的新生恆星。從這個角度看,超大品質黑洞是個名副其實的殺手。IRAS F11119+3257星系距離我們大約23億光年,相當於太陽系年齡的一半。
科學家估計IRAS F11119+3257星系中的黑洞品質相當於1600萬倍太陽品質,最靠近黑洞的吸積盤外側溫度可達到數百萬度,佔據星系能量輸出的一大部分,是太陽能量輸出的萬億倍。研究小組成員西爾認為我們觀測到黑洞與星系之間的博弈時,還確認羥基分子以200萬英里每小時(300萬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流失。在本項研究中,科學家估計外流的分子云達到1000光年,能夠形成800個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統。
2013年5月,研究小組使用朱雀衛星的X射線成像光譜儀對F11119星系進行了觀測,光譜結果顯示吸積盤上的吸收氣體的速度可達到四分之一光速,這個區域大約8億公里,相當於從木星到太陽的空間中沒有光能夠逃離。同時科學家也認為F11119星系的類星體處於早期演化階段,最終這個星系將變成恆星形成率相對較低的星系之一。
本是同族,卻演變成了自相殘殺的場面。難道黑洞天生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也許這就是特殊物體的特殊愛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