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針對乙肝病毒生命週期的理解,有助於開發新靶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治療藥物。那麼,到底是什麼在HBV生命週期中起著重要作用呢?2020年11月26日,Hana Langer、Barbora Luby等研究人員闡述了這一研究,那就是HBV的核心蛋白(HBc)。
乙肝生命週期新發現,HBc泛素化,可能起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核心蛋白(HBc),比如在HBV生命週期中的轉錄調控、RNA包埋、反轉錄和病毒釋放方向都起著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後,發現要想完成以上各個功能,HBc將與許多宿主蛋白相互作用,並經歷不同的翻譯後修飾(PTMs)。而這一發現,正是上述研究人員找到的新機制:乙型肝炎核心蛋白透過K29連線的泛素化進行翻譯後修飾(觀點來自Cells:捷克科學院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研究所等研究人員)。
最常見的PTMs之一是泛素化,它能夠改變不同的病毒蛋白功能、穩定性以及細胞內定位。但是,HBc泛素化在HBV生命週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所以,研究人員主要介紹是,剛剛新發現了HBc蛋白透過K29連線的泛素化進行翻譯後修飾。對野生型HBc、賴氨酸-精氨酸HBc突變體和野生型泛素、單一賴氨酸-精氨酸泛素突變體或接受賴氨酸結構的單一泛素進行一系列共免疫沉澱實驗。
HBc泛素化的新發現
研究結果表明,在轉染和感染的肝癌細胞中,HBc蛋白可以被泛素化修飾。泛素化主要發生在HBc賴氨酸7上,泛素鏈的首選鏈是泛素K29。質譜(MS)分析檢測到泛素蛋白連線酶E3組分N-識別素5(UBR5),它作為一種潛在的E3泛素連線酶參與K29連鎖泛素化。這些發現強調HBc泛素化可能在HBV生命週期中起重要作用。
科學家對HBc泛素化,未來有哪些計劃?
簡單的講,以上證明新發現的資料說明,泛素K29的生物學功能與HBc的泛素化直接相關。這些研究結果,還得到了整個HBV基因組和所有病毒蛋白表達的背景下,HBV感染細胞內內源性HBc泛素化的研究支援。負責本專案研究人員給出的觀點是:我們仍然能夠觀察到,使用Ub-K29R的HBc多泛素化的低訊號,所以,我們認為,儘管K29連鎖泛素化是HBV感染細胞中主要的HBc修飾型別;
但是,涉及其他賴氨酸殘基的泛素鏈也可以聚集在HBc蛋白上。我們沒有發現UBL蛋白sumo1-3或ISG15修飾HBc的證據。為檢測這些修改,我們使用了UBL修改推薦協議。然而,有可能是我們所用方法對檢測HBc-UBL-蛋白相互作用不夠敏感。未來,我們還將UBL蛋白對整個HBV病毒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觀點說明來自:發現HBc泛素化的本研究人員)。
實驗方法設計,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本研究人員使用免疫沉澱法結合梯度凝膠Western blot分析,明確區分了肝癌Huh7細胞中HBc的Ub1、Ub2、Ub3和Ubn種。並在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存在下,HBc泛素化的強度增加,但泛素化模式沒有改變。結果發現,HBc只含有2個賴氨酸殘基K7和K96,這2個殘基在所有HBV株中都是保守的。這2個賴氨酸殘基的作用,在幾項研究中得到闡述。
但是,研究人員對K7殘基的功能,仍然知之甚少。研究人員根據重組衣殼的晶體結構突變了HBc N端結構域內的52個氨基殘基。K96A突變阻斷了HBV的釋放,但對胞質核衣殼的形成沒有影響。然而,K7A-HBc突變的影響在本研究中沒有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