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筆者龍葵草

回顧地球過去30多年的生命歷史,我們會發現沒有一個物種能夠永久地發展下去。所有物種都是發展到一段時期後就被退出歷史舞臺,用“進化論”的說法就是被大自然給淘汰了。雖然過去所有物種都避免不了滅絕的命運,但是古生物學家透過研究發現,任何時期的生態自然環境對物種的生存都至關重要。

寒武紀大爆發一直是古生物學界的未解之謎,從那次事件之後,地球上的生物開始變得越來越多樣。恐龍之所以能夠在地球上存在長達一億多年,是因為它們遇到了較好的生存環境。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如此,從四五百萬年前開始我們的祖先就適應了自然生存環境,直到如今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換而言之,生態環境是影響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生物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和二十多次小規模滅絕事件就是例子。科學家透過對古生物化石、古老地層等自然證據的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物種滅絕事件的直接起因都是生態環境發生突然的惡化。以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為例,即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恐龍就沒有躲過這場大災難。

關於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起因,至今仍未有定論,但小行星撞擊論的呼聲最高,因為科學家們在墨西哥的一個半島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地下隕石坑,隨後根據這個隕石坑引出了小行星撞擊論。除了天外因素之外,地球自身的因素也決定了物種的存亡,例如多次大滅絕不是因為氣候發生驟變,就是發生了大規模的地質活動。

在研究地球生命史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大概每隔65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而小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大概以2000萬年左右為週期。眾所周知,自然界存在各種規律,如果生物滅絕週期的推論符合自然規律的話,那麼按照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的時間來推算,人類文明自誕生開始就已經處於第六次週期內,那麼人類未來真的會滅絕嗎?

這個問題在學術界引起了長期的爭論,既有人認為人類會在不久的未來滅絕,也有人認為人類不會在這一視窗期內滅絕,他們都拿出了什麼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呢?首先來說說那些認為人類會在視窗期滅絕的人,他們指出近現代地球所發生的環境汙染和氣候變化,已經在預兆著人類終將滅絕。

第一個問題,氣候變化問題。雖然氣候學家表示地球每經過一定的週期就會出現溫室效應和冰河時期,但是人類社會的工業化大大推動了地球氣候節奏的變化。世界環保組織曾對19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21世紀的大氣溫室氣體含量進行考察對比,發現工業化解放社會生產力的同時也導致了更多溫室氣體的生成和排放。

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多方面的,兩極地區的冰川悄然融化,高緯度、高海拔地區的冰川和凍土也在解凍,這些現象會逐漸影響區域性區域的氣候,進而影響全球氣候,同時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第二個問題,環境汙染。如果說氣候變化有一部分責任還在於大自然,那麼環境汙染的責任則完全在於人類。

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汙水、汙氣、廢渣流向自然界,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前段時間國外有研究對水體中的塑膠微粒進行長期追蹤調查,發現北美一個地區的成年人體內每年大概會攝入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微粒,這個問題是塑膠垃圾汙染導致的,而塑膠垃圾問題是人類產生的。

既然有人為人類未來的生存感到擔憂,就會有人對人類未來的生存保持樂觀。認為人類不會在第六次物種滅絕視窗期內消失的人表示,在文明成果的加持下,人類會度過這一劫難。他們認為,人類和自然生物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人類發展出了文明,可以主動地規避自然災難,而自然生物遇到自然災難只能“束手就擒”。

如果未來某一天有一顆小行星要撞擊地球,那麼一些國家的小行星監測系統會提前預測小行星撞擊的時機和位置,然後對地面上的人和財產進行轉移,盡力減少損失。如果未來某一天地球突然發生板塊運動,進而導致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一起出現,人類也可以藉助航天航空力量來儲存文明的“種子”。

除了這兩種立場鮮明的觀點之外,還有一些觀點認為人類終究還是會在地球上滅絕的,只不過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種觀點將人類比喻成溫水裡的青蛙,將威脅人類生存的各種問題比喻成溫水之下的火焰,火焰在無法被撲滅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溫水的溫度會升高,最終可能變成開水,那麼青蛙就會被煮熟,人類文明也就終結了。

筆者比較贊同“溫水煮青蛙論”,因為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各國無法在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上達成共識,任由氣候繼續惡劣下去,環境繼續惡化下去,那麼除非人類能移民其它星球,否則在地球上的未來將不是光明的。而且科技是一把雙刃劍,人類有可能在科技的負面作用下走向滅絕的道路,例如爆發大規模的核戰爭。

我們人類只關心自身能否在地球上繼續生存,而對於大自然來說,每一次大滅絕事件都相當於一次“清盤”,當地球的環境氣候問題越堆越多,到達一定程度後大自然會施加力量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為下一次生物的繁榮提供環境條件,這在某種程度上算是自然界的“輪迴”。

6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科學新技術:捉住空中的二氧化碳,每年減少23億噸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