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水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比冥王星小的軌道偏心率。水星還有著太陽系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傾角。

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由於其非常靠近太陽,所以只會出現在凌晨稱為辰星,或是黃昏出現作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則在Sunny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

一:水星的物質組成

水星由大約70%的金屬和30%的矽酸鹽材料組成,水星的密度是5.427g/cm³,在太陽系中是第二高的,僅次於地球的5.515g/cm³。如果不考慮重力壓縮對物質密度的影響,水星物質的密度將是最高的——未經重力壓縮的水星物質密度是5.3g/cm³,相較之下的地球物質只有4.4g/cm³。

從水星的密度可以推測其內部結構的詳細資料。地球的高密度,特別是核心的高密度是由重力壓縮所導致的。水星是如此的小,因此它的內部不會被強力的擠壓。所以它要有如此高的密度,它的核心必然很大且含有許多的鐵。水星所含有的鐵的百分率超過任何其他已知的星系行星。

據此,科學家們估計水星內部必定存在一個超大的核心,其核心品質甚至可以佔到其總品質的2/3,而相比之下,地球的核心區品質只佔地球總品質的1/3。美國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地磁學系主任,美國信使號水星探測器專案首席科學家西恩·所羅門(Sean Solomon)教授表示:科學界的觀點是認為在太陽系早期的狂暴撞擊時代,水星曾遭遇嚴重撞擊,導致其失去了密度較低的一部分外殼,因此留下了密度相對較大的部分。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都有磁場,但只有水星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除了地球之外唯一擁有顯著磁場的行星(不過儘管如此,它的磁場強度也僅有地球的1%不到)。

研究人員相信水星的磁場產生機制和地球的相同,那就是其外核部位導電熔漿的流動形成的“電機”模式。

二:水星的地形地貌

美國發射的“水手10號”在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探測了水星,並向地面發回5000多張照片,為我們了解水星提供了珍貴的資訊。從照片上我們看出,水星的外貌酷似月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環形山,還有輻射紋、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

水星的表面很像月球,滿布著環形山、大平原、盆地、輻射紋和斷崖。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開始為水星上的環形山命名。

水星表面上有著星羅棋佈的大大小小的環形山,既有高山,也有平原,還有令人膽寒的懸崖峭壁。據統計,水星上的環形山有上千個,這些環形山比月亮上的環形山的坡度平緩些。

水星表面平均溫度約452K,變化範圍從90-700K,是溫差最大的行星。白天太Sunny直射處溫度高達427℃,夜晚太陽照不到時,溫度降低到-173℃。令人驚訝地是,在1992年所進行的雷達觀察顯示,水星的北極有冰。一般相信這些冰存在於Sunny永無法照射到的環形山底部,由於彗星的撞擊或行星內部的氣體冒出表面而積累的。

水星表面受到無數次的隕石撞擊,到處坑窪。當水星受到巨大的撞擊後,就會有盆地形成,周圍則由山脈圍繞。在盆地之外是撞擊噴出的物質,以及平坦的熔岩洪流平原。此外,水星在幾十億年的演變過程中,表面還形成許多褶皺、山脊和裂縫,彼此相互交錯。

三:水星凌日現象

當水星走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我們在太陽圓面上會看到一個小黑點穿過,這種現象稱為水星凌日。其道理和日食類似,不同的是水星比月亮離地球遠,視直徑僅為太陽的190萬分之一。水星擋住太陽的面積太小了,不足以使太陽亮度減弱,所以,用肉眼是看不到水星凌日的,只能通過望遠鏡進行投影觀測。水星凌日每100年平均發生13次。在20世紀末有一次凌日是在1999年11月16日5時42分。

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預告水星凌日是"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發現者,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他在1629年預言:1631年11月7 日將發生稀奇天象--水星凌日。當日,法國天文學家加桑迪在巴黎親眼目睹到有個小黑點(水星)在日面上由東向西徐徐移動。

水星的觀測因為它過於接近太陽而變的非常複雜,在地球可以觀測它的唯一時間是在日出或日落時。觀察水星的最佳時候是在日出之前約50分鐘,或日落後50分鐘。當我們朝最靠近太陽的行星——水星看的時候,我們也就是朝太陽的方向看。

在北半球如中國,想要觀測水星,只要選對日期,天氣良好的情況下還是很容易做到的.一年中觀測水星的最佳月份是3,4月,和9,10月,即春秋分前後。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磁場任意門」「時間之門」 發現異時空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