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啥被稱東大“最強90後”
90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聞邦椿完成撰寫100部書的目標
2020年12月21日
90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機械工程和振動工程領域的著名學者、東北大學教授聞邦椿,已經完成撰寫100部書的目標,其中80餘部書籍在其70歲以後完成,創造理工科學者中“撰寫百部著作”的紀錄。被稱為東大最強“90後”。
12月20日,“弘揚科學精神,分享大成智慧”東北大學聞邦椿院士“百部著作”品讀交流與贈書大會上,聞邦椿院士分享了自己寫書的過程及感悟。
要創造理工科學者中“撰寫百部著作”的紀錄
在活動現場,聞邦椿作百部著作撰寫情況彙報。他向大家介紹為何寫書,為何要寫一百本書的原因。“這是因為我受到三句話的啟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人生奮鬥的燈塔’、‘書籍是撫慰心靈的雞湯’。還有一句話:‘書籍是人類社會的精神食糧’。”
聞邦椿說,人類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進步和成長,書籍作為一種傳播知識的媒體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透過書籍傳播新思想和新知識,為社會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著作,他提出了要完成撰寫100部書的目標,要創造理工科學者中“撰寫百部著作”的紀錄。
聞邦椿表示,在百部著作中,10本為傳記類及鄉土文化類著作,20本為機械設計類著作,30本為振動類著作,40本為方法論類著作。
對於90歲院士完成百部著作撰寫,許多東大師生向聞邦椿表達了敬意,並稱聞老是東大“最強90後”。
80餘部書籍在70歲以後撰寫完成
聞邦椿在60多年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中,除為數千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10多門課程及指導20多屆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外,還培養了133名碩士和104名博士。完成了數十項國家及企業提出的科學研究任務。他和他的團隊曾獲國家獎5項,省部級獎2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撰寫著作、論文集、手冊等共100多部。聞邦椿說70歲以前自己撰寫了15本書,更多的精力在教育與科研方面。其中80餘部書籍在聞邦椿70歲以後完成。
在70歲以後的高齡階段,如何保持“高產”?對此,聞邦椿曾對自己做過仔細分析,個人的工作實踐基礎、積累的資料和成果、思維能力、已有的寫作經驗、出書必須具備的經濟條件、良好的身體狀況、充裕的時間、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心態及實現這一目標的堅定信念等,再結合他自己總結出的科學方法論的具體指導等,聞邦椿認為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計劃再撰寫著作將人生經驗介紹給更多人
如今,雖然年屆90,他每天仍不知疲倦地按時到辦公室工作。他還計劃再撰寫著作,將他的人生經驗介紹給更多的人。對他來說,總結與創新,永無止境。
聞邦椿計劃在兩三年內撰寫出七個系列的科學方法論的著作,圍繞七方面的主題,即人生哲學與科學方法論、課堂講授方法學、課程學習方法學、科技創新方法學、智慧人、如何正確及高效做事、人人都可挖掘的巨大潛能,撰寫出適用於小學高年級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專生、大學本科生、研究生、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的七類著作,為中國教育事業發展提供精神食糧。因為在他看來“創新是永無止境的,育人永遠只有進行時”。
東北大學校長趙繼表示,六十餘年來,聞邦椿院士躬耕東大、求真務實,建立了一整套振動機械理論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為學校發展、國家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年,年屆90的聞邦椿院士完成了自己的第100部著作,這不僅是聞邦椿院士學術人生的系統展現,更是對科學家精神的完美詮釋,是東大師生學習與推崇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