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嫦娥五號順利取土歸來,舉國為之振奮,世界很多航天機構也表示了祝賀,他們都想獲得月壤樣本,用作科學研究。

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部分網友表明了自己的質疑:說好的2000克,怎麼只取了1731克呢?這時候,就有一些人丟擲了自己的獨特觀點:這恰恰證明了美國送給我們的月壤是假的。他們透過一系列的推導,說得有鼻子有眼。

他們的推導過程是:樣本儲存罐的體積是一定的,拿什麼來確定罐子的體積呢?學過初中物理的朋友脫口而出,當然是質量和密度呀。既然質量我們確定了是兩千克,那麼就需要知道月壤密度。那麼月壤密度從哪裡知道呢?那隻能從美國送給我們的月壤和美蘇等國發布的月壤相關資料中得知。取樣不到兩千克,那肯定是月壤密度資料有問題,也就是說明了美國送給我們的月壤是假的,他們公佈的相關資料也有貓膩。

這一番分析,看起來不卑不亢、有理有據、令人信服(雖然我看得有點頭疼)。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請隨我一起深入探究下吧。

其實,不要把簡單的問題想得太複雜了,搞得這是陰謀那是陽謀的。取土不足兩千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長五運力有限,嫦五質量有限

長征五號(胖五)雖然是我國現役起飛質量最大、芯級直徑最粗、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但是它仍然有一些軟肋。拿資料出來說話:胖五到GTO(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為14.4噸,到TLI(地月轉移軌道)有效載荷為9.2噸。

為了任務的順利完成,一般不會滿打滿算。就算能運10噸,也只運8噸。此外,由於此前胖五首飛和二飛,都出現了一些狀況,科研人員計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整體質量時,也會考慮進去,做好風險把控。

以2公斤的採集量來設計嫦娥五號探測器,其總重量就達到了8.2噸。再增加的話,一方面總重量會增加,另一方面體積也會增加,進一步影響到整個設計層面,影響探測器的各個指標,推進器會增加,燃料使用也會變多。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超出火箭的運載能力。

挖土以穩為主,提前結束取樣

根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取樣封裝分系統主任設計師鄧湘金表示:沒有料到所有人都沒有料到,我們原來設計的這個帶的這個裝備就這麼小,我覺得當時我們的膽子更大一些,有沒有可能帶一個更大的口袋回來呢,能不能多裝一些東西回到我們中國,但是太多了以後會給後面的工作流程帶來影響,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獲得了最多最多的一個狀態。

在進行技術方案論證時,考慮到如果像蘇聯“月球”系列無人探測器那樣,單一的鑽取方式取土十分有限,他們第一次只取了102克的土,三次取土總共只取了326克月壤。而預定目標就是比蘇聯的取樣要多,最終綜合評估,選擇了將取土兩千克作為目標。

為了這次月球取樣,科研人員們在地面上做了無數次試驗。最終採取了邊鑽取邊封裝的方式,鑽取深度也控制在兩米。這樣可以保證月壤的層理結構不被破壞,通俗來說就是在下面的就放在下面,在上面的就放在上面。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空間有限,只能說盡量這麼做。同時,採取了鑽取和鏟取相結合的方式,這種取樣方式相對更快,更能確保月壤樣品在兩千克左右

為了取樣更加精準,科研人員多次模擬,最終確認了取樣過程應控制在15-20次左右,這時候恰好可以取樣兩公斤。而嫦五實際操作時,遇到了問題,那就是實際取樣到第12次的時候,罐子就快裝滿了。為了保險起見,為了確保任務成功,提前結束了取樣,這樣月壤樣本肯定會比2千克少。

還有哪些原因

根據美蘇公開的論文資料:美國勘探者計劃得到的月壤平均密度1.5g/cm3;蘇聯月球16號月壤密度1.2g/cm3;阿波羅計劃取樣得到的月壤密度在1.3-2.1g/cm3之間。

六次阿波羅登月,表面15cm月壤的密度按上百米麵積的平均值是近似相等的。但如果按1-2m的區域劃分,相對密度的標準差能達到15%,近似為正態分佈。意味著以1.5g/cm3為平均值的話,有15.9%的機率密度低於1.37g/cm3,有2.2%的機率密度低於1.24g/cm3。越深密度越高。撞擊坑邊緣的密度比中心低10-12%,標準差也更大。

此外,由於樣本可能是月壤和月岩混合,導致質量會有改變;

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月壤密度不一樣,含鐵等金屬物質較多的就較重;

顆粒材料的堆積率不同也會影響最終的取樣質量。有很多原因,都會導致取樣不足兩千克。

美國送給我們的月壤是假的嗎?

關於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一場騙局的謠言,已經傳播了很多年,這個流傳甚廣的謠言,時至今日仍然還有不少的擁泵。他們認為1969年7月時人類並未登上月球,甚至包含前前後後的6次登月以及共12名登月的航天員,都是一場世紀大騙局。他們認為,NASA和一些知情者透過偽造、篡改和銷燬登月的相關證據、檔案材料等,企圖誤導公眾去相信阿波羅登月計劃。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無良媒體的惡意傳播2001年,福克斯廣播公司推出一部紀錄片《陰謀論:我們登上月亮了嗎?》,指稱當年NASA偽造登月事件,是為了贏得與前蘇聯的太空競賽。媒體、電影公司、名人、個體的製造輿論與傳播謠言,更讓騙局說法甚囂塵上,經久不衰。其實,只要你認真查閱相關資料,就會明白:阿波羅登月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然而,有些人還是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物。

僅供娛樂

那麼,他們送給我國的月壤是假的嗎?當然不是!並非只有美國一家獲得的月壤,阿波羅計劃帶回來的重達382千克的月壤只是一部分,此外,蘇聯月球計劃帶回的301克月壤,還有在地球上收集的月球隕石,都可以相互印證,美國沒有必要造假。

根據歐陽自遠院士論文裡的描述,月壤是不可能用地球上的土壤冒充的。

月壤是在氧氣、水、風和生命活動都不存在的情況下,由隕石和微隕石撞擊、宇宙射線和太陽風襲擊、月表溫差導致岩石熱脹冷縮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月壤獨特的形成過程,加上獨特的月表環境,使月壤在粒度分佈、顆粒形態、顆粒比重、孔隙比和孔隙率、電性和電磁性質、壓縮性、抗剪性、承載力等方面均與地球土壤存在著較大差異。

此外,月壤相關引數的平均值和最佳估計值,可以作為月表機械設計和操作、宇航員裝備設計、月球著陸場選址的主要依據,對月球資源開發和利用以及月球基地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送的月壤是假的,他們掌握的相關資料也是假的,那麼嫦娥系列探測器根本無法順利登陸月球。

總結

最後,用歐陽自遠院士講的一個小故事結束本文:

歐陽自遠:我現在懂了,你們美國人太壞了。(你們美國人為什麼從來不解釋)

NASA高階官員:為什麼?

謠言重複千次,也不會變成真相。

希望大家還是能相信現代科學,少聽信未經證實的謠言,多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

25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2020全球工程前沿釋出,9大領域184項將成未來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