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旬,一隊英國生物學家乘坐飛機抵達南極地區的喬治王島,研究塑膠汙染是否已經擴散到南極附近。
考察結果並不樂觀,塑膠汙染已經波及到南極地區。
這座島嶼最讓國人熟悉的還是一座我國的科考站,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喬治王島建設的長城站是我國首個南極科考站,填補了我國科學事業上的一項空白。
這座島嶼除了科考活動外,也是南極野生動物的天堂,雖然除了在夏季的幾個月時溫度勉強達到零度以上,其餘時候全島都被冰雪覆蓋。但是和南極圈其它地方相比,它的氣候要溫和很多。
大量海豹、企鵝在這裡繁衍棲息,如果塑膠汙染已經影響到當地,那麼可以說地表幾乎所有生態系統都已經被微塑膠入侵。
入侵到南極的微塑膠微塑膠這個概念最早由英國科學家提出,本世紀初他們在進行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膠碎片研究時,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和顆粒定為“微塑膠”,後被廣泛接受。
這些小塑膠顆粒肉眼往往難以分辨,有人形象的將它們稱為海洋中的PM2.5。
這些小塑膠顆粒很難降解,它們從其它塑膠中剝離,透過洋流擴散到海洋生態系統的各個角落,從馬裡亞納海溝到北冰洋,以及這次科考的南極洲附近海域。
微塑膠首先在小型魚類和貝類中堆積,大量堆積會阻塞腸道,微塑膠會造成它們捕食能力下降。
而且這些塑膠還會隨著食物鏈不斷富集,進入兩棲類、大型魚類、鳥類體內,令人不安的是食物鏈的末端就是人類。
以往的研究成果都是微塑膠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但這些塑膠汙染同時也正在影響海洋植物和土壤,它們含有大量疏水性汙染物,生物學家已經把注意力放在這些塑膠汙染物隨著魚肉被人吞食後,會產生多大的健康危害。
今年英國生物學家正式將在南極的科考結果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微塑膠已經進入當地食物鏈,且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們重點研究了一種名叫南極隱孢子蟲的微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個頭通常在1-2毫米之間,與其他彈尾目動物一樣,被當作衡量當地汙染的生物指示劑。
彈尾目動物通常被人們稱為跳蟲,它們在全球的分佈非常廣泛,喜歡生活在潮溼處;在落葉下、石下、青苔間就能找到。
對於南極來說,你可能會覺得塑膠汙染很遙遠,但是很不幸科考人員在喬治王島的海邊找到了!
一些聚苯乙烯泡沫散落在海邊,上面附著有藻類、苔蘚和地衣,而南極隱孢子蟲則以這些植物為食。
這些小蟲子進食植物時當然無法避免攝入這些聚苯乙烯塑膠,科學家將這些跳蟲採集後,在紅外儀器的幫助下發現了南極隱孢子蟲體內的聚苯乙烯微小碎片。
這意味著大塊塑膠被這些小動物拆解後,形成微塑膠快速散步出去!
加速擴散跳蟲個頭很小,一片比較潮溼的地方可能就有數萬只,如此高的數量讓微塑膠在土壤中的擴散變得極為簡單,除了喬治王島之外,這種情況可能全球都在發生。
在以往的認知中,這些微塑膠只會透過食物鏈從海洋生態環境進入大陸,然而陸地上的塑膠被這些微小動物分解後,並不會徹底降解消失,而是被這些微小動物拆解成肉眼難以辨別的微塑膠,進入土壤淺層的食物鏈中。
首先面臨考驗的是植物們,微塑膠正在進入全球物質迴圈中,塑膠製品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便利,進入21世紀後,上個世紀的便利卻成為本世紀人們思慮的隱憂。
參考資料:‘Plastics everywhere: first evidence of polystyrene fragments inside the common Antarctic collembolan Cryptopygus antarcticus.’Elisa Berg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