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9月29日,距離天宮一號的發射已經過去整整8年。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它的目的是為了檢驗飛船長期在軌執行與測控能力,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了6次交會對接,原本只有兩年壽命的天宮一號,超期完成任務,直到2016年3月16日才正式終止資料服務。
“天宮一號”的前世今生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它的研發是否成功代表著中國是否可以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也意味著中國航天的“三步走”戰略邁出了重要一步。
其實天宮一號的任務早在1992年國家開始載人航天計劃時就已經確定。2002年有關天宮一號的任務方案才算批准通過,不過當時的名字只簡單的定為“目標飛行器”。
2006年“天宮一號”名字出現,因為古人喜歡把住的舒服的地方叫做宮殿,為了寓意宇航員在太空的生活能和宮殿一樣舒適安全,所以空間實驗室就被命名為“天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實驗室系統副總設計師白明生則表達了一種概念,“具有中國特色,與“神舟”、“嫦娥”相呼應,有一種真正的空間站雛形的概念。”
2008年中國首次披露了天宮一號的發射計劃。
2010年天宮一號完成研製,並進入電效能的綜合測試階段。
第二年天宮一號開始出場評審,並於2011年9月29日使用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到目前為止,“天宮一號”不斷的在超期服役,原本打算在2013年退役,隨著這一程序不斷推遲,在2016年才終止了資料服務,不過又在第二年重新迴歸。雖然航天器重返大氣層是正常的,但外媒對“天宮一號”的報道顯然更加瘋狂,這也反映了海外對中國航空航天工業快速增長的擔憂與忌憚。
2018年4月2日,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計算和監測分析,天宮一號於當日8時15分左右再入大氣層,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海域,最終用絢爛的身姿實現了完美的告別。
中國科技該往何處走?我們都知道,“天宮一號”的任務就是為建立空間站提供經驗,併為中國能掌握太空行走和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提供強大助力。之後隨著神舟9號、神舟10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接連發布,中國也成為世界上第3個獨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建立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既可以進行長期的深空科學研究、太空探索、獲取地球所缺乏的寶貴資源等,更重要的是,在國家的綜合國力競爭中可以搶得先機,佔有一席之地。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科學技術是世界性、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中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推動科技創新,實現了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迅速增強,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當前世界正處於科技創新突破的前夜,同世界上的科技強國比起來,我們還面臨重大的科技瓶頸,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依舊受制於人,只有將核心技術握在手中,才能真正掌握髮展的主動權。
俗話總說,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一個國家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必定少不了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一直提到創新驅動的概念,強調人才的重要性。誰能擁有一流的人才,誰就能擁有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
研學旅行作為一種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結合的實踐體驗類活動,具有極強的分析引導作用,可以促進中小學生整體核心素養的提高。資料顯示,如果在兒童時代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孩子長大後可能會不快樂,難以適應新環境。科學家口中的“自由玩耍”(Free play),和研學旅行有一點相似之處,都是主張“學”與“玩”的結合,對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應對壓力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認知技能都至關重要。
如果將科學技術知識與研學旅行結合起來,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著很大作用,如果在活動中教師傾向於給學生布置任務,通過督促學生完成任務或者評比優秀參與者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估,可以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部科學探索動機,提升求知慾。
這就是現在非常受人追捧的航空科技研學。
航空研學的現狀1. 航空研學基地問題突出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大陸跟航空產業有關的基地、營地數量眾多,特別是沿海地區已經初具規模,但相似的航空產業規劃建設內容使得競爭空前激烈,基本所有的基地都逃不了兩種模式。
一種是為了讓基地的服務範圍更廣,產業鏈條能夠延伸的更長,通過引進大量的航空技術研發企業或者相關配套企業,試圖來形成較強的產業聚集,以此實現科技企業參觀、遊覽等型別的研學專案;
第二種則是以航空航空體驗專案為主導,規劃建設一批航空體驗、無人機飛行、VR全景視覺體驗等一系列專案,作為中小學生增強綜合素質,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綜合性教育教學實踐基地。
如何能有突出性研學內容設計成為基地能夠脫穎而出的重要條件。
此外航空產業基地對自身發展定位模糊,有時候過於強調新興產業而脫離了地方特色,無法與當地的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而且在鼓勵園區發展上對航空產業的認知不足,以為按功能劃好分塊就能開區迎客,而忽視了其他基礎設施相互結合發展的重要作用。
2. 缺乏相應的航空研學政策
雖說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釋出了《中小學生航空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建設與管理》團體標準,但對於國家來說還並未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這也是目前獨一份航空研學領域釋出的標準,政策的缺失對於研學旅行服務的開展有很大的制約作用。
航空研學的主要分類1. 航空模擬體驗中心
航空模擬體驗是專注於航空技術體驗實踐的專案,致力於讓孩子能親身接觸到更加逼真的航空航天環境,喜歡並熱愛航空航天。航空模擬體驗包括高階飛行模擬、360度VR沉浸式球幕觀看、SoReal超體空間、無人機飛行、載人航天太空模擬體驗等一系列專案。
2. 知識科普類
知識科普類的專案主要側重的就是對學生的航空航天文化知識的普及。這些專案包含各種型別的博物館、模型展示區、展覽館、航空文化展示帶等等。
3. 其他相關配套設施
一個完整的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不僅需要有明確有特色的主題,還要結合當地特色做豐富的配套設施。比如航空禮儀、航空英語、航空技能培訓學校,航空主題餐廳,航空主題民宿,航空主題樂園等。
目前航空研學還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擁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向廣大青少年做航空航天知識的普及,有利於青少年從巨集觀和微觀的角度認知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