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2020年12月24日,第十九期中原科普講壇將在許昌市舉行。本期講壇由河南省科協主辦,許昌學院承辦,主題定為“奈米築新夢 陽光享生活”。

謝毅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副主編,Materials Horizons等5個英文期刊及《化學學報》等4箇中文期刊的編委。任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化學會女化學工作者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同步輻射專業委員會常委、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主要研究基於電、聲調製的無機功能固體的設計與效能。曾建立了溶劑熱製備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提出了多種二元特徵結構協同策略,實現了系列複雜結構的功能奈米材料的構築;提出了利用無機固體中豐富的相變行為及半導體二維超薄結構等新思路來實現電、聲輸運的同步調製,獲得了高效熱電材料;發展了無機類石墨烯化學,解決了其超薄結構無法給出精確原子位置的難題;揭示了系列半導體二維超薄結構的精細結構、電子結構與熱電、光電基本效能之間的調控規律。以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包含Nature Commun. 5篇、J. Am. Chem. Soc. 21篇、Angew. Chem. 18篇和Adv. Mater. 14篇在內的SCI論文300多篇;另以第一作者發表Science 1篇。被SCI引用超過14000次,以通訊作者統計的H因子為66。相關工作兩次入選了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成果。

孟慶波研究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太陽能材料與器件研究組(E02組)組長。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太陽能材料與器件的製備、物性表徵及器件光電效能研究,包括薄膜太陽能電池(如,鈣鈦礦電池、銅鋅錫硫硒電池、膠體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等)關鍵材料的設計與製備、光電效能、器件電荷輸運、收集、複合動力學過程及電荷儲存特性等研究,新型光催化材料的設計、合成與可見光分解水制氫研究等。近年來,在EnergyEnviron.Sci., J.Am.Chem.Soc., Adv.Mater., Adv.EnergyMater., Adv.Funct.Mater., Appl.Phys.Lett., SolarEnergyMater.&SolarCells等國際重要學術雜誌上發表論文220餘篇,被引8000餘次,論文被引用的H因子是54。申請70餘項國家發明專利,其中60項專利已獲授權(包括1項日本發明專利)。在國際和國內重要學術會議作邀請和大會報告80餘次。

張禮知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環境與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汙染控制化學、光催化、環境催化材料。已獲授權專利30餘項。在Acc. Chem. Res.、Nature Commun.、JACS、Angew. Chem.、Adv. Mater.、ES&T等SCI源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30多篇,其中21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截至2020年5月論文總引用22680多次,他引超過21900多次,H指數94。2008年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10年獲得Elsevier環境科學領域2005-2010年間高被引中國作者獎,2011年獲湖北省青年科技獎,2011年入選湖北省自主創新“雙百計劃”,2012年入選湖北省高階人才引領培養計劃和湖北省高層次人才工程,2014年起連續入選Elsevier釋出“化學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015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18年入選Clarivate(Web of Science)交叉領域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

14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嫦娥5號只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阿波羅號是如何載人返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