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早在2009年發射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已取得豐碩成果,準備進入延伸任務階段。開普勒的設計是要揭開成千上萬顆行星的奧秘,瞭解行星系統的主要特徵,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恆星系統中存在多少“類地行星”。以下是開普勒在過去三年裡取得的一些重要發現。

岩石行星

開普勒一直在尋找最像地球的行星。開普勒-10b是第一顆經過科學家確認的類地岩石行星。這顆行星的半徑約為地球的1.4倍,質量約為地球的4.6倍,繞主星執行不到一天。鑑於開普勒-10b的質量和靠近主星的位置,一些科學家認為它更可能是一個超級水星,而不是一個孿生地球。

兩顆行星圍繞一顆恆星

開普勒早期的發現還包括兩顆行星,開普勒9b和9C,它們圍繞著開普勒9恆星執行,開普勒9是開普勒任務發現的第一個多線星系。兩顆類似土星大小的行星繞著主星執行繞行母星一週大約需要19到38天。後來證實,另一顆超地球大小的行星也在這個系統中。此後,開普勒發現了許多靠近太陽系的多行星恆星系,如開普勒-11擁有6顆行星。

第一批行星

開普勒於10年前就發現了5顆系外行星,編號為開普勒4b、5b、6b、7b和8b。它們被發現在不同的恆星周圍,這些行星也被稱為“熱木星”,因為它們的質量與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質量相同,並且距離母星非常近環繞母星一週不超過5天。雖然天文學家可能無法在此期間發現地球生命,但開普勒計劃有一個成功的開始。

第一批地球大小的行星

開普勒的主要目標是,是確定有多少顆恆星的宜居帶裡存在類似地球大小的行星。因此,科學家早在2011年12月宣佈開普勒望遠鏡發現了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開普勒-20e和開普勒-20f的那一刻,標誌著這個發現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兩顆行星分別是地球半徑的0.87和1.03倍,位於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的五線恆星系統中。不過,它們離主星太近,可能不適合生物的誕生。

存在蒸發現象的行星

早在2015年5月,開普勒發現了一顆類似彗星的行星,圍繞一顆距離地球1500光年的恆星執行。這顆恆星比我們的太陽更小更冷。開普勒發現的這顆行星有水星那麼大,每16小時繞其主星執行一週。面對恆星的那一面可能是沸騰的岩漿海洋,按照目前的蒸發速度,這顆行星將在大約2億年後消失。

可能的海洋世界

開普勒22b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距離地球只有600光年。它的半徑大約是地球的2.4倍,它圍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執行。一週大約需要290天,比地球年短一點。科學家們不知道它是由什麼組成的,但如果它有大氣層,它可能會孕育出一個巨大的溫暖的海洋,甚至生命。

環繞兩顆恆星執行的行星

開普勒16b是發現的第一顆環繞兩顆恆星執行的行星。這顆土星大小的行星圍繞兩顆恆星執行,執行一週需要229天,它可能也有衛星。兩顆恆星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促進了行星的形成,但也摧毀了它們。但它們還有兩顆行星,開普勒-34b和開普勒-35b是另外兩顆圍繞兩顆恆星執行的行星。

4恆星星系中的行星

早在2017年10月,美國宇航局宣佈在一個擁有四顆恆星的星系中發現了一顆行星Ph1。PH1是利用開普勒望遠鏡收集的資料發現的,但發現者不是天文學家,而是號稱“行星獵人”的民間科研愛好者。Ph1是一顆海王星大小的行星,每137天圍繞兩顆主星執行一次,這兩顆恆星周圍還有另一個雙星系統。

最小的行星

開普勒-42是一個紅矮星,有三顆比地球小的岩石行星,形成了一個“迷你”太陽系。所有行星繞其主星執行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天,這意味著它們可能非常接近主星,因此不會有任何生命。

恆星

雖然開普勒的行星搜尋任務對天文學家也有好處。開普勒望遠鏡對恆星的特徵有著非常詳細地瞭解,為科學家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資料。該望遠鏡在遙遠恆星的大氣中目睹了微弱的恆星地震,提供了許多關於恆星大小、年齡、質量和內部結構等基本特徵的資訊,為人們瞭解宇宙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9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生物醫藥科學試劑龍頭股,打破科研服務進口壟斷,業績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