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作者介紹了一個三體世界和來自於三體世界的外星文明。

小說中三體星的原型,就是著名的南門二(半人馬座α)。這是一個三合星系統,由一顆黃矮星、一顆橙矮星和一顆紅矮星組成。其中的紅矮星半人馬座α星C半徑僅有太陽的1/7,質量也只有太陽的1/8,表面溫度也只有太陽的一半。科學家的觀測資料表明,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只有4.244光年,因此又被我們稱為比鄰星。

(圖片說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比鄰星照片)

就是在南門二這個系統中,劉慈欣描述了一顆三體星,在三合星系統中承受著氣候的各種劇變,人們需要透過脫水來熬過最惡劣的環境,並且在氣候恢復之後甦醒過來,繼續生活。甚至,三體人在這樣的條件下還發展出了相當發達的科技,並且具備能力前來地球進行攻擊的能力。

三體星的發現

(圖片說明:比鄰星及其行星的假想圖)

有趣的是,《三體》在2006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版了,而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南門二中到底有沒有那顆所謂的行星。直到《三體》問世的整整10年後,科學家們才在2016年8月宣佈,他們真的在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這就是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 或 Proxima b),人們也因此稱之為三體星。

科學家們甚至找到了一些證據,暗示我們這裡可能還有一顆和土星類似的氣體巨星,也就是隱藏的比鄰星c。

觀測資料表明,比鄰星b還真的是一顆類地行星,這讓科學家和科學愛好者們都非常興奮。據觀測,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27倍,直徑有可能比地球大10%。它的公轉週期只有11.86個地球日,這意味著它距離宿主恆星非常近。科學家指出:它的公轉軌道半長軸只有0.05個天文單位,也就是差不多750萬公里。

儘管距離宿主恆星如此之近,由於宿主恆星溫度非常低,比鄰星b反而處於比鄰星的宜居帶內。這就非常令人感興趣了,既是類地行星,又處於宜居帶內,再加上《三體》給我們的心裡鋪設,這讓很多人思考:難道真的有三體人存在?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

我們可能高興得太早了。科學家指出:雖然比鄰星b從宿主恆星處接收到的輻射量是地球從太陽處獲得的65%,但是它所承受的X射線照射卻是地球的400倍!

我們多次介紹過,紅矮星溫度比較低,因此其宜居帶非常靠近自己。另一方面,它們的高能輻射一點也不比太陽差,因此靠近它的行星能夠獲得溫暖的環境,卻要承受極其高能的輻射威脅,這導致紅矮星系統的行星幾乎不可能既滿足溫度條件又不受到輻射傷害,也就使得包括比鄰星b在內的所有紅矮星的行星孕育生命的機率都非常非常低。

即便如此,科學家們也並沒有放棄,畢竟科學上的黑天鵝太多,尤其是在神秘的宇宙中,出乎意料的發現層出不窮。因此,科學家們也在堅持對比鄰星及其行星進行觀測,要麼可以驗證以往的理論,要麼可以取得一些驚人的發現,這樣的觀測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就是在這樣的觀測中,他們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在2019年4月-5月期間,利用位於澳大利亞的帕克斯望遠鏡,科學家們竟然接收到了來自於比鄰星b的無線電波!

來自三體星的訊號

這項發現,來自於一個名叫突破聆聽的計劃。該計劃由俄羅斯億萬富翁尤里·米爾納出資贊助,已故科學家斯蒂芬·霍金參與,並且由大量科學家和機構加入的外星智慧生命搜尋專案,其目標就是利用世界上最強大的望遠鏡對大約100萬顆恆星進行觀測,查詢其中是否可能存在來自於地外文明的訊號。

2016年的時候,澳大利亞的帕克斯射電望遠鏡正式加入了突破聆聽計劃,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裡,該計劃將獲得該望遠鏡25%的觀測時間,來尋找有別於來自於太陽或者其他天體的非自然電磁波訊號。在雙方的合作達成後,研究人員首先就將它對準了比鄰星b。

我們知道,1997年的時候,天文學家曾經透過射電望遠鏡在宇宙中接收到了一條強大的射電波訊號,並且將其翻譯成了“Wow!”如此有條理的訊號,讓很多人懷疑這可能來自於外星人。

不過,關於這個著名的“外星訊號”,科學家們也提出了相當多的質疑。目前科學家們已經普遍相信,這個訊號來自於外星人的機率幾乎是0,它極有可能是來自於彗星或者是其氫分子云。

那麼,這一次科學家在比鄰星b收到的訊號,是否也只是來自於普通的宇宙天體呢?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Sofia Sheikh在突破聆聽計劃中領導了本次訊號的分析,她興奮地介紹說:“這是迄今為止我們在突破聆聽計劃中接收到的最令人振奮的訊號,因為我們此前從來沒有獲得過任何一個能夠透過我們這樣重重篩選的訊號。”

(圖片說明:比鄰星b表面假想圖)

為了更好地分析這個訊號,他們還將其命名為突破聆聽候選者1號,簡稱BLC1。在未來,他們會繼續嘗試搜尋類似的訊號,也會對BLC1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事件或有烏龍

需要說明的是,這樣搜尋外星智慧文明的方法也有一些不確定因素:首先,我們不確定地外文明是否會透過電磁波來聯絡其他宇宙生命;其次,人類對於宇宙中自然產生的電磁輻射了解還相當有限,有可能我們認為來自於外星人的訊號,只不過是某種未知天體或者未知的天體活動所產生的。

據瞭解,本次發現的相關資料還沒有對外公佈,研究團隊似乎正在整理論文準備發表。可以確定的是,他們不會給出肯定的結論,這個問題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懸而未決。也許就像當初“Wow!”訊號一樣,最終極有可能只是普通的天文現象,那麼我們可能要再一次和發現地外文明擦肩而過了。

12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蘇聯在月球上都做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