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螺絲錐是一種樹木大小、螺旋狀的地下構造。它的基本形式是一個由硬化的泥土材料組成的細長螺旋形,深達3米。這些令人費解的結構最初是由內布拉斯加州哈里森市附近的內布拉斯加州大學的E. H. 巴伯博士在1891年和1892年注意到的。然後他把它描述為巨大的淡水海綿。這種識別受到“螺絲錐”所處環境的影響,在兩千萬年前中新世時期,它們所處在巨大的淡水湖中。
1893年,托馬斯·巴伯博士提出魔鬼螺絲錐是大型齧齒動物的洞穴,並將這個名字拉丁化為Daimonhelix、Daimonelix或Daemonelix,並根據形狀和大小將它們分類。
不過此前巴伯在《美國博物學家》1895年6月第29卷中發表了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巴伯堅持認為鈴蘭是植物形態鈣化的結果的理論。巴伯提出的一個論點是,魔鬼螺絲錐的形狀太完美了,不可能是由動物構造出來的,而一定是植物構造或其他一些較低的生命形式的結構。巴伯在這篇文章中還指出,海狸化石的發現並不能證明Daemonelix的起源,因為也發現了一種像鹿一樣大的哺乳動物的骨骼化石。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傾向於相信魔鬼螺絲錐是一種奇怪的滅絕了的植物,也有許多人持懷疑態度。不過古河狸化石的發現,確定了人們的觀點,這些結構是古河狸挖出的洞穴,研究者認為古河狸是透過牙齒,而不是爪子挖出這些洞穴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