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11月4日),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了一則重磅新聞,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順利完成第十一月晝工作計劃,進入為期14天月夜和和零下190多度的極低溫的第十一月夜休眠。
根據第十一月晝的計劃,“玉兔二號”將對月球表面數十個標記點進行巡視探測。報道中提到,“玉兔二號”向著陸器西北方向行進了218.11米,這是中國目前月球探測裝置單次移動最大距離,同時“玉兔二號”累計在月球表面移動318.621米,重新整理中國探測器行走距離記錄。
根據地面監測中心反饋,著陸器、巡視器工況,地面各測控站和中心資料接收及處理均正常。“玉兔二號”上搭載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等各個裝置狀態良好,工作正常。
專家表示,很快將對“玉兔二號”第十一月晝採集到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和處理,與此同時將根據“玉兔二號”所處的位置制定下一月晝多方位、多角度、多領域的巡視路線,以便於獲取更多的月球背面科學資料。
正可謂雙喜臨門,探月工程迎來喜訊的同時,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也傳來捷報。就在前一天,11月3日上午11時22分,一枚搭載高分家族“七娃”衛星的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很快,地面監測中心宣佈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相關專家介紹,高分七號衛星是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它的升空填補了中國民用高分衛星一米精度高程資訊獲取能力的空白,也為中國民用高分系列衛星研製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
高分七號配備了兩臺高精度相機,同時還擁有一臺鐳射測高儀,解析度還能夠達到亞米級,與一般的只能拍攝平面圖像的遙感衛星相比,它拍攝到的物體不再只是平面圖像,而是一個個立體“模型”。
這項技術不僅直接將中國測繪衛星工程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並且還能夠大幅提高中國高解析度立體測繪影象資料自給率。除此之外,它還擁有目前國內最高的定位精度。
據悉,此次長征四號執行的是“一箭多星”任務,同時搭載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的精緻高分試驗衛星和蘇丹科學實驗衛星一號,以及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研製的瀟湘一號08星。
- 38萬公里太空指日可待!新一代太空捕獲技術,又一科技重獎終誕生
- “鬥”破蒼穹,“疫”往無前!又一顆北斗發射升空!
- 媲美嫦娥探月工程!天琴計劃關鍵技術驗證成功,中航502所立大功
- 中國接連衛星發射失敗兩次,和美國太空軍干擾器有關嗎?
- 沒上過大學卻會造火箭?90後小夥造出可回收火箭 落地精度達7釐米
- SpaceX成功發射第四批網際網路衛星,在軌衛星達到240顆
- 伊朗運載火箭悄然豎起,美重型核轟中東現身,克宮:局勢已經失控
- 經數天的天氣延誤 SpaceX成功將第四批60顆Starlink衛星發射升空
- 美國不準伊朗向太空發射火箭,伊朗強勢迴應:宇宙美國說了不算
- 太空大航海時代來臨?Space X動作不斷,今年發射次數突破100次